一颗台湾青枣富了一个村 农户“扎堆”致富
果农正在采摘青枣。
夜间照明促进青枣早熟、增产。
经过多年发展,诏安县盐仓村台湾青枣种植面积已有近千亩,平均每户仅此就增收3万元以上,青枣已成为当地农户致富的一大门路。相邻的村庄也“闻声而种”,目前当地青枣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成为全市最大的台湾青枣种植基地。
一次试种 带出千亩青枣
4月22日,盐仓村千亩青枣园刚刚经过一场春雨的滋润,树枝上长出的新芽显得更加青翠娇嫩。果农翁文真一大早便到果园里查看果树生产情况,不时动手修剪多余的枝干。青枣树长着刺,一不小心双手就被刮得“伤痕累累”,而挂在她脸上却是甜甜的笑容。今年她家的10亩青枣园再获丰收,仅此就增收了近20万元。
“今年全村青枣产量达4000多吨,每公斤均价接近4元,户均增收3万多元。果农们正乐着呢。”盐仓村党支部书记翁友明说。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成片的果园应该种植在宽阔的平原和山区的山坡上,而这片青枣树却“落户”在与大海仅一步之遥的盐仓村。这得从11年前的一次试种说起。
2001年,时任盐仓村支部书记的翁武福带领三四名村干部到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了500多株青枣苗到村头的山上试种。第二年,青枣树开始挂果,并以每公斤8元的好价格卖出。试种的农户尝到了甜头,村民也看得心动,全村青枣面积一下扩大到300多亩。
“盐仓村的土壤、水质、湿度均适合种植青枣,长出来的果子又大又脆,非常清甜,一开始就不愁销路,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非常高。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有近千亩,加上相邻的山后、东割头两村,整个盐仓青枣基地已达2000亩。”翁友明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