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会:两岸文化产业的饕餮盛宴
——写在第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博会开幕之际
为期四天的第五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将于本月26日开幕。已经成功举办四届的文博会,今年正式跻身国家级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将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八方宾客。
据悉,本届文博会总展览面积超过65000平方米,共设标准展位3300个,展位数和展馆面积均比上届增加了62%以上。今年的签约额预计将突破400亿元。
数字的变化令人瞩目:从首届签约109个项目,签约总金额58.7226亿元人民币到第四届的155个项目,签约总金额359.71亿元人民币,海峡两岸文博会的签约项目和总金额已是首届的1.4倍和6.1倍。海峡两岸文博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正如厦门市副市长黄强所说,“两岸众多名企、名牌纷纷借助这一大展台,推介精品,寻找商机,开拓市场。”
海峡两岸文博会,已成为一场两岸文化产业的饕餮盛宴。
●创意达人的大舞台
在两岸业界人士眼里,今天小创意,明天大产业。在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两岸人民一起玩创意,已成一种时尚——文博会成为两岸创意达人尽情挥洒才华的大舞台。
憨厚的大象咧着嘴巴笑、五彩斑斓的热带鱼从水里游到了陆地上……这些可爱、色彩鲜艳的动物原来是用废旧报纸“团”出来的。废纸、零星布块或是破铜烂铁,当达人们对它们进行“二次创作”的时候,被赋予的欣赏价值往往大过材质或使用价值本身。
每年海峡两岸文博会,最热闹的要属创意市集。创意市集上聚集了一大批年轻的创意达人,他们将生活中的各种物品“玩弄于股掌之间”。“创虾米”互动区,为每个人提供一块陶土,捏出自己心目中的“虾米人”。还有人直接在泥巴上“作画”,经过颜色的点缀,一群“虾米人”生动鲜活了许多。小有成就感的市民,把自己创作的“虾米”带回去,开始自己的创意生活。
台北故宫博物院从“国宝”翠玉白菜衍生出了水果叉、公交卡、钥匙扣等几十种经济实用的文创产品,让高高在上的文物精品“飞入寻常百姓家”。这让湖北参展商陈琪大受启发:“台湾文化创意做得比较好。像台北故宫博物院里头的这些文物,可以做到和普通民众的生活结合起来,值得我们学习。”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