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甲镇的文博之路
2012年5月19日,第八届文博会2号馆,一位母亲拉着儿子,一边逢人就问“学甲”的展位在哪儿,一边兴奋地对儿子说,“你最喜欢吃的那个鱼丸就是妈妈去年在文博会上买的,是虱目鱼做的!”
他们在找台湾学甲镇的展位,那种鱼丸叫虱目鱼丸。四年时间,四上文博,这颗原本默默无闻于台湾台南县一个小镇的日常“鱼丸”已然香飘过海,“去文博会上吃鱼丸”似乎成了不少深圳人逛文博的“必选动作”,那条展位前长长的试吃队伍也成为文博会的固定风景。然而,今年他们无法现场试吃了,因为在深圳,这颗神奇的鱼丸已经开卖了。它用自己漂洋过海的现实经历,见证了一条由文博会开启的神奇道路。
忐忑走上文博会 小鱼丸“风靡全场”
2009年,当学甲镇镇长谢财旺第一次带着他的台南虱目鱼丸来到深圳文博会,面对前来试吃的参观者,他热情的笑意里是有忐忑的,“我知道我们的鱼丸好,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喜欢。”
事实上,2009年3月,深圳市领导到台湾考察时品尝完虱目鱼丸后,就当即邀请学甲镇参加当年5月的文博会。“我不敢相信,因为文博会是国际性的,国际性的会展怎么会邀请一个镇参加呢?”
2009年5月12日,谢财旺亲自带着虱目鱼丸来到深圳参展,他很实在地买好了锅和电磁炉现场煮虱目鱼丸给市民品尝。“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市台办知道学甲镇是一个穷镇,拿不出钱来租场地,就想办法帮我们省了很多钱。”
在没有任何前期市场了解的情况下,那一次他带来的鱼丸很少,但现场免费送出的1500斤虱目鱼丸,很快被近三万名观众抢光了。这让他又惊又喜,他没有想到,在自己家乡非常日常的一种食物,在深圳文博会上会有“风靡全场”的效果。
从文博会的第二天起,学甲镇展位的大招牌下面,来试吃鱼丸的队伍越排越长。
那一次,谢财旺不止一次对前来采访的媒体说,“虱目鱼营养价值高,但产量过大,台湾人口有限,难以在本土充分销售。所以我们想借文博会把虱目鱼丸推广到全国各地。”
第八届文博会学甲镇展位
深圳成台南虱目鱼丸内地销售总部
在市民与媒体的争相传播下,“虱目鱼丸”成为2009年台湾馆的“重要事件”,政府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反响。
2009年8月,在各方的努力下,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与台湾台南县学甲镇签署交流合作协议书,福永街道与学甲镇结成对口交流镇,在经济、文化、人员往来等多方面进行对口交流。根据协议,虱目鱼丸大陆销售总部将设在福永街道,福永也将协助虱目鱼丸的推销宣传工作。学甲镇由此成为台湾南部第一个与大陆基层签订交流合作协议的乡镇。
为帮助学甲镇的鱼丸打通销售渠道,福永还与学甲镇签订采购500吨虱目鱼丸的协议。随着采购计划的逐步落实,学甲农渔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初尝文博的甜头,2010年的文博会,学甲不会再错过机会。“第二次来深圳,我们专门针对大陆同胞的口味,对虱目鱼丸进行了改进,本来台湾鱼丸蒜味比较重,但是我们发现大陆人不太喜欢鱼丸有太多蒜味,喜欢有些甜味,那我们就按照这个口味来改”。
这一次他带来了2吨虱目鱼丸,不想这一次前来现场试吃的人也成倍增长,学甲展位一度可以用“水泄不通”来形容,四天的时间,加上对外销售的鱼丸,2万吨鱼丸全部消化完毕。
2010年,虱目鱼丸内地销售总部设在深圳市福永街道商业街113号B栋。
谁会是下一个神奇的“鱼丸”?
虱目鱼丸的小店位于福永台湾美食街的中间,在简易的柜台里,一口大锅冒着热腾腾的香气,一颗颗溜圆的鱼丸漂浮在汤水上,一碗售价不过10元。
“虱目鱼丸销量虽好,但渔民并不能直接受惠。” 已经卸任镇长的谢财旺说,如今,学甲食品公司通过合作的方式,向当地较为困难的学甲镇渔民签订每户采购3万台斤(600克一台斤)保障收购协议,销往大陆。“我们要求是养殖渔民杜绝非法用药,且不能有"土味",如果没有达到大陆的标准,明年的契约恐将流失。”
学甲镇人念念不忘文博会,2011年再度参展,带来2.5吨鱼丸,再引人潮围观;而大陆的省市地区,到台湾也总念念不忘学甲镇的虱目鱼丸。谢财旺自豪地说,弹丸之地的学甲镇在两岸交流中获得成功,也成为台湾地区的一个典范,台湾许多市县常常组织考察团,到学甲镇学习交流。
而一颗虱目鱼丸也不能独享交流成果。
2012年,第八届文博会上,学甲镇再次前来,此次他们将展位设在了深圳会展中心2号馆创意设计生活馆。忙前忙后的台湾学甲镇虱目鱼丸销售总部经理陈政雄告诉记者,今年组委会已经不允许现场试吃,但是仍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要品尝,“我会告诉他们去宝安福永,那里能吃到最正宗的虱目鱼丸。”
他还告诉记者,为了让深圳市民能以较低的价格品尝到虱目鱼丸,公司已经决定不将鱼丸放入超市销售,而是以区域代理的形式与大陆公司洽谈合作。
在熙熙攘攘的文博会2号馆,学甲镇的展位虽然变小了些,但是肉铺、牛轧糖、太阳饼……十几种台湾食品挤得满满,引来无数参观者现场抢购,谁又知道,有了文博会这个神奇的平台,他们会不会做下一个神奇的“鱼丸”呢?(记者 王海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