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漳浦农民创业园喜迎十八大:现代农业之园

2012-11-06 08:18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王思羽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喜迎十八大特稿

  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用先进科技提升农业 靠现代经营拓展农业

  漳浦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之园  

  “有了农民创业园,农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就有了更好的平台。”10月29日,在漳浦农民创业园内,漳浦扬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绍文正打理自己的铁皮石斛苗圃。今年3月初,漳浦县率先创办农民创业园,主导发展绿色经济、现代高优农业。得益于此,扬基公司基地拓展到1.1万亩,培植发展了100多种名贵花卉、苗木。

  漳浦已有一个台湾农民创业园,近几年发展得又好又快,为何还要再办一个本地的农民创业园?漳浦县农办主任王少平告诉记者,农创园是漳浦县积极贯彻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成果。在漳州市建设“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的背景下,漳浦县果断划出靠近国道324线的36万亩土地作为农创园用地。

  “这块地本是很好的工业用地,拿来发展高优农业,说明着眼长远发展绿色经济已成为漳浦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农创园是与台湾农民创业园南北相呼应的平台。台创园有着平台优势,主要侧重在孵化功能上;农创园可以就近引进台创园的现代农业技术、经营理念,孵化和推广功能兼具,与台创园形成互补互动。”王少平说。

  漳浦农创园创办后,在如何定位、规划、加快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定位准,则发展道路宽。目前,漳浦将农创园定位在“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科技提升农业、靠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的思路上,致力发展绿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订单农业等。针对高优农业专业化的要求,农创园已规划出10个专业园区,着力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扬基公司为核心的生物科技园内,已建设1万平方米温控大棚,预计实现年产铁皮石斛1000万株的规模。

  龙头强,则带动能力大。王少平说,现代农业龙头企业有资金、技术、市场、理念等优势。为实现“农民再创业、产业再创造、技术再创新、环境再创优、效益再创高”的目标,漳浦农创园坚持以龙头带动广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前,首批引进7家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内地龙头企业。

  “我本来是县林业部门的普通干部,上世纪90年代下海到上海花卉市场创业。在看到家乡的农业平台越来越好时,我就下了回乡创业的决心。”杨绍文介绍说,他已在全国各地创建了30个现代农业基地,漳浦基地是最大的。

  铁皮石斛是扬基公司推广面最大、效益最好的品种。杨绍文说,目前铁皮石斛在市场上每公斤价格约5000元,比传统农作物价值高得多。因此,发展高优农业,首先要选高优品种。扬基公司还主动对接临近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引进台湾高优品种、先进技术30多项,并经过本地化培育推广,带动1万多户农民增收。“等公司达产后,带动农户数量可实现翻番。”杨绍文表示。

  立潮头,则发展前景广。近年来,两岸现代观光农业方兴未艾,成为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好路子。把每一个专业园区都培育成漳州的郊野公园、科普基地,体现了漳浦农创园规划方案的前瞻性。漳浦农创园刚刚起步,前来观光学习的两岸客商、学生络绎不绝,目前已接待了5000多人次。

  据了解,漳浦农创园还注重挖掘基层农民的首创精神,大力培育一批有经验、懂技术、能创业的现代新型农民。同时,与园内企业一道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引进人才,为农创园的腾飞提供持续有力的智力支撑。

  目前,漳浦农民创业园内有农民18万人。王少平说,农创园计划用5年时间,使农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农业产业化速度、设施农业程度、科技支撑程度以及农业“五新”利用率达到95%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现在的1万元实现翻番。

  走在漳浦县境内的国道324线上,看到农创园、东南花都、台创园、两岸花卉中心、天福集团等连线连片发展,一条两岸农业交流成果转化推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黄金线”正在形成。

  采访手记

  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之举

  雷光美 通讯员 张文艺

  “三农”,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最关切的问题之一。10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农”字当头。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增长、农村要稳定,同样融入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主旋律中。建设农民创业园,正是漳浦深化两岸农业合作,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举措。

  发展现代农业,政策是先导。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在绝好的政策机遇面前,漳浦农创园立足当地原有农业基础,推进转型升级,自然具备更多的优势。

  发展现代农业,先行求突破。作为台胞主要祖籍地,漳州对台农业合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台商投资农业资金始终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台创园,目前台湾农作物品种中,除槟榔外,漳浦通过台创园平台都引进了。如何把台创园的政策优势进一步放大,让两岸更多农民受益,漳州市、漳浦县一直在思考在探索。漳浦再建农创园,正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谋求两岸农民更多福祉的先行先试之举。(记者 雷光美 通讯员 张文艺)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