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台湾科技工厂:“跨界”抢救200万科技人
据台湾《今周刊》报道,科技曾经是台湾最骄傲的行业,如今,却是最失落的一群。为何台湾做了品牌,还摆脱不了杀价的宿命?全球半数科技产品都是台湾制造,制订规则的却是苹果与三星?台湾科技业的明天在哪里?
十月的加州海滩,阳光洒在海水上,波光粼粼,海滩旁的饭店里,一群西装笔挺的人们,显得格外突兀,他们没有心思多在海滩上停留,小小会议室挤满了人潮,里头男男女女或坐或站,聚精会神忙碌地做笔记。
10月1日,英特尔投资全球高峰会议在加州洛杉矶召开,一个又一个来自全球的老板与高阶主管,带著些许紧张,对台下的人们做着简报。“我们公司的云端技术平台,可以同时应用在PC、平板计算机、智能手机上……”来自印度的一家云端技术公司董事长,紧掐著讲台边缘的双手,透露出他紧张的心情,因为坐在台下的人们,不乏公司老板、有的是上市公司投资长,还有一年经手上百亿元投资额的创投经理人。
他们不停地将印度老板的简报内容,敲进报告里,下一秒,这份报告将会跨过海洋,回传到总公司,快则两天、慢则一周内,上亿元的投资案就这么成型。
讲台旁,身着深色西装的人,简单整理了仪容,印度老板一报告完,人们的眼光重新聚焦到下一位报告人身上。他缓缓步上讲台,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家好,我们公司来自台湾,我们公司叫敦泰科技……”
一家触控芯片小厂的故事 “单项冠军”的忧虑与哀愁
就在敦泰科技简报完的几个小时后,敦泰科技副总白培霖已经接到了不少邀约,戴尔、联想、中兴都对敦泰有极高的兴趣,不只考虑下订单,入股投资都有可能。你一定会疑惑,为何这些大厂会对一家未上市的公司,有着极高兴趣?
答案就在白培霖不到3分钟的简报里,“我们是一家做触控面板芯片的公司,明年更将量产in-cell(内嵌式)触控芯片,小自3.5寸的智能型手机,大到29寸的桌上型计算机,我们都可以提供。”而in-cell触控技术,正是苹果iPhone 5所使用的最新一代触控面板。
这就是新一代科技战争最真实的一面,“我们现在做的战略考量,不再只有NB(NB=notebook,笔记本电脑),你要连平板计算机、智能型手机,甚至电视,都要考虑进去。”一家NB代工厂副总说,这是苹果挑起的战争,想跟苹果竞争,苹果有的你要有,苹果没有的你也要有。
科技产业洗牌太快 今天赢家明天输家
一场科技业的大变局已经悄然而至!“过去的好日子,那些都已经过去,战争已经开始。”一家NB代工厂老板在内部会议时,直接点出血淋淋的事实,光是过去这一年,科技厂表现好坏分明,跑在前头的品牌厂叫苹果、华硕、联想,落在后头的却是宏基、惠普、戴尔,想跟上苹果的脚步,就得当一个什么都要会的“铁人”。
若把时间快转到两年前,华硕连NB品牌前五大都还沾不上边,联想更是在前五大品牌边缘排徊,排在前头的叫惠普、戴尔跟宏基。那几乎是宏基董事长王振堂最荣耀的一刻了,因著NB市场起飞而壮大,全球第二大NB品牌的光环,让宏基市值冲上近3000亿元。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宏基荣景转眼成云烟,从云端坠落,不过是近一、两年的事,那个当年最不起眼的华硕,如今却成Google、微软抢著合作的品牌厂,联想更将挤下惠普,成为全球NB第一大品牌。
科技业大洗牌,令人不胜唏嘘。短短两年内,宏基市值只剩785亿元,还不到两年前的1/3,惠普市值缩水了64.2%,戴尔市值也减少了近3成,反倒是华硕、联想成了新一轮的赢家。
这些品牌厂之所以坠落,各有原因,可能是失去消费者信任,也可能是缺乏设计研发能力,但说穿了他们最大的弱点就在于,“只会当‘单项冠军’,讲白了,就是只会做NB。”一位台湾NB代工业大老说。
“在NB产品,宏基很强,在智能型手机的领域,宏达电也有其长处,可是,他们的对手叫苹果、三星。”巴克莱资本证券亚太区下游硬件产业首席分析师杨应超不讳言,苹果、三星的战线,从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到PC,“NB做好、平板计算机也能做得好,这种公司,我们现在优先看。”
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就直言:“现在的科技业,‘跨界竞赛’已经无法避免,怎么打赢跨界赛,才是重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