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内资外资“融合共生” 重压下昆山决胜突围

2012-10-11 08:00     来源:解放日报     编辑:王思羽

昆山城市广场

光电产业园

周庄水巷夜游

阳澄湖度假中心

淀山湖度假中心

  十月的昆山,丹桂飘香、菊黄蟹肥。明天,昆山开发区国批20周年庆典暨2012昆山金秋经贸招商活动将在昆山市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推进国际化,决胜现代化,旌旗猎猎。

  昆山以不足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国5.5‰的GDP、全国2.8%的进出口总额,集聚了全国1.8%的到账外资和1/9的台资,是中国外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高外贸依存度的昆山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的风向标,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江苏昆山“调结构、稳增长”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前所未有,但昆山依然亮出了漂亮的答卷:1至8月,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2亿元,同比增长11.2%;进出口总额544.6亿美元,其中出口420亿美元,均实现正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0.1亿元,增长7.1%;实际利用外资14.9亿美元,注册内资201.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8亿元,增长17.4%……

  寻找另一面的风景

  古镇 水乡 农家 动静之间皆风云

  目前昆山旅游业已初步构建起观光、休闲、度假、会务、康体等复合型产品体系,拥有1个国家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1个3A级景区、10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和10个苏州市星级农家乐、25家旅游星级饭店、25家旅行社。去年,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7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5亿元,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城市。

  “她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样板地区”,许多人如此评价昆山,但是,昆山不仅仅只有“经济”的一面。正如著名文化大师陈逸飞所言:“昆山是一把折扇,一面是经济之风,一面是文化之风,动也风云,静也风云。”昆山的另一面精彩,可从中旅游中见识。

  如果你爱安静,这里能还原给你最纯净的梦里水乡。古镇周庄,有着900多年历史,中国首批国家5A级景区,拥有最典型的“井”字河道和棋盘式格局,镇内60%以上都是粉墙黛瓦的明清老宅。百年建筑张厅,可见“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你也可以到台商在周庄投资兴建的怀旧主题乐园“台湾老街”上,看看台湾大剧院、小故宫、学校升旗台和公路局站牌,更有纯正的新竹米粉、彰化贡丸,让人仿佛回到50年代的台北街头;锦溪镇,有着“中国第一博物馆之乡”之美誉,南宋孝宗的宠妃陈妃曾流连于锦溪山水,死后便水葬于此。这里是收藏爱好者的天堂,古董馆、古砖瓦馆、古钱币馆等十几个民间博物馆汇集于老街,各有乾坤,都有味道,央视《鉴宝》栏目就曾专程来此录制节目;千灯镇,中国第一石板街之乡,一条石板街,一座秦峰塔,一家当铺行历经风风雨雨,讲述着古镇的沧桑。昆曲创始人顾坚、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都诞生于此,宗教文化、戏曲文化、政教文化在这里积淀深厚……昆山,是中国古镇最为集中的城市,不喜嘈杂的你,可在古老的舟楫声中的放空思绪,此般静谧,是不是很有些文艺范?

  如果你是“吃货”,那么不妨就在当季,去昆山完成一次“舌尖”上的旅行吧!昆山巴城镇,阳澄湖大闸蟹盛产地。鲁迅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勇敢,巴城人巴解据说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每到食蟹季,巴城镇的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蟹舫苑、渔家灯火等餐饮基地以及蟹交易码头的停车场经常爆满,而随着大闸蟹交易市场、春秋水城等水产供销场所规模和档次不断扩大提升,进一步满足了游客“吃完再买”的强烈需求。当然,大闸蟹作主打,还要辅之以昆山其他特色菜肴小吃。譬如,名气并不逊色于大闸蟹的昆山奥灶面,号称 “华夏第一面”。相传,当年乾隆三下江南时,一日微服远足,未带随从,至晌午忽觉腹饿不堪,见村舍前一位老妪正操勺烧面,灶面龌龊,皇帝饥不择食讨吃一碗,不料风味别具,吃得龙颜大悦,随即御赐“奥灶”。如今,在昆山的奥灶面馆,早9点前便已坐得满满当当,除了有早吃面习惯的当地人外,专程前来光顾的“阿拉”上海人也不少,其中当属老克勒们最有眼光,专点红油爆鱼面和白汤卤鸭面,那汤清面爽、浇头醇美的独特风味,不枉一尝再尝。另外,还有正仪青团子,以酱麦草的青汁和手工磨的糯米粉为原料,油光碧绿,甜而不腻;袜底酥,因形状得名,清香酥脆,甜中带咸;万三蹄,得名于江南巨富沈万三,该蹄需经一天一夜煨煮或蒸焖而成,入口即化……这些,够不够你味蕾大开?

  如果你是个亲近自然派,昆山的田园风光和淀山湖的碧波荡漾,可助你回归。在张浦镇,春赏花,夏尝瓜、秋摘果、冬品鲜,采摘活动常年不断,携家亲子最相宜。在昆山国家农业示范区,千亩粮油基地、千亩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基地、千亩花卉种植交易基地,让你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魔力。而在阳澄湖度假中心周边,则散落着大大小小几十个生态农庄和生态园,如 “星期九农庄”将台湾风格的观光农业搬到了昆山,在慢慢享受有机、新鲜的美食的同时,都市人内心深处的“农夫情结”也缓缓涌出。当然,你还可到淀山湖上寻一家游艇或帆船俱乐部,这里的价格并不“高贵”,在梦莱茵游艇(帆船)俱乐部,10位好友组团体验帆船,人均时租百元左右。选择一个午后,随一叶白帆浮在湖面上,任温和的风拂面,任快乐的江鸥在不远处回旋,刹那间,生意盈亏、人事纷争、股市起伏,都不见了……

  【二三产业“双轮驱动”】

  今年前8个月,昆山完成服务业增加值655亿元,同比增长19.2%。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工业产值7%的增幅。

  在当前宏观经济严峻形势下,昆山服务经济之所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除了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风生水起之外,还涌现出一股二、三产剥离发展的新热潮。

  依托雄厚的 “昆山制造”产业基础,昆山一批服务业企业加速从制造业 “母体”中分离出来,自立门户,更好地占据 “微笑曲线”两端的产业链高地。 “把中间的加工环节缩短做强,把位居两端的研发、销售做高、做大,这是传统制造业最难走,却是转型升级中必走的一条路。”不少企业家感慨。

  据昆山市服务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自从2010年6月出台 《关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暂行办法》,明确了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原则、工作重点、扶持政策和保障措施以来,昆山已有242家服务业企业 “自立门户”,其中 2010年成功分离发展 21家;2011年完成分离119家,增加地税收入约6400万元,名列苏州全市第一;今年上半年成功分离102家,超额完成50家的目标任务。恩斯克 (中国)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热风投资有限公司、富士祥研发中心……在昆山,一个个科技研发、投资管理企业正如雨后春笋,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而这些企业也正是从原制造业企业分离而出的。

  按照 “微笑曲线”的两端剥离,是制造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路径。昆山的做法是:以分离发展科技研发、投资管理企业为主导,全力推进分离工作;鼓励企业将研发中心、技术中心、重大产业技术平台等进行分离,组建提供社会化有偿服务的独立法人企业,专业从事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环保等业务;同时,鼓励企业将投资管理部门进行分离,成立独立核算的投资管理企业,专业从事投资管理活动。

  发展现代物流企业,是昆山制造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通过制造业分离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带动其他形式的分离,增强辐射效应,仅去年一年,昆山就分离出现代物流企业20家,年度新增税收156.85万元。一头是研发、另一头是销售,昆山积极分离发展商业贸易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成立独立核算的国际贸易企业,利用生产企业的品牌优势,开展第三方贸易。到去年底已分离出哈森商贸、好孩子商贸等商业贸易企业14家,年度新增税收2156万元。而因为商贸公司的成立,好孩子今年上半年有关业务就增长了27%以上。

  据该市服务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制造业服务业 “双轮驱动”效果凸显,为昆山保增长、促转型增添了强劲动力。

  【内资外资“融合共生”】

  谈到昆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外向型经济这块金字招牌。走进昆山,人们才发现,这里的民营经济正在向 “顶天立地”发展。截至2011年底,昆山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1004家,占苏州全市的20%左右;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121家,占苏州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40%。拥有华恒焊接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华富电子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好孩子、三一、震雄、 AB等企业连续数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外向带动、民营赶超”这两大经济领域的发展战略造就了昆山内资外资 “融合共生”竞相发展的格局。而据昆山市金秋经贸招商活动组委会透露,本次活动期间预计将签约外资项目42个,投资总额23.2亿美元,注册外资8.3亿美元;签约内资项目42个,注册资本74亿元,内外资依旧呈现并驾齐驱之势。

  以低端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昆山市,在过去几十年中经济高速成长,但面临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外需市场持续疲软、产品技术革新快等现实因素,外贸之路亦有沉浮。昆山市长路军说,今年1至8月,昆山市完成进出口总额544.6亿美元,其中出口340.7亿美元,分别仅增长0.1%和0.3%,但昆山积极作为,促外贸转内销,搭建平台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确保供电、供气、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鼓励扶持企业转型升级,昆山正通过不断优化服务,不断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昆山市商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市外贸企业内销份额持续扩大。上半年3084家外资企业开展内销业务,比去年底净增199家,实现内销金额934亿元,净增214亿元。出口企业的外销占比从原来的79.4%下降至75.4%;内资企业加快成长,上半年实现进出口增长31.1%,总量占全市份额提高到5.8%。

  【企业文化也是竞争力】

  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企业如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直面国际竞争的昆山企业纷纷把自身的文化建设列入重要日程。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时,企业需要加快建设符合行业要求、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引领企业永续发展的企业文化。

  譬如,捷安特致力于推广中国自行车新文化,让人类更健康,生活更美好,地球更美丽;沪士电子的党建与发展相融,成长与和谐共享;高树饰品的坚韧,永续发展,奉献社会,造福人群;中大集团的企业公益,用文化的力量展示企业内在的品质;好孩子集团的爱心点亮,创意无限的创新文化,使其成为创新、时尚、标准的引导者;通用电气的倡导向上向善的文化理念助推企业跨越发展……这些企业文化形成的竞争力,已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

  正因为从战略高度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昆山市委市政府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相关工作的配套与落实。今年的《昆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文化建设,尤其“要大力发展企业文化”;在昆山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的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活动中,企业文化建设交流也成为重要一环。

  众所周知,昆山是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昆山不断拓展昆台经贸合作领域,积极开展两地文化交流,特别是倡导“人本、创新、责任、包容”的企业文化,推动昆台企业在多领域融合发展,让广大台胞在昆山“同创同乐、共建共融”,使台胞对昆山的认同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当前,昆山正处在推进转型升级、决胜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昆山要抢抓两岸和平发展的机遇,大力弘扬“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昆山企业文化建设,真正使文化软实力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硬实力”。

  9月3日,昆山市相关部门举行“昆台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与展望”民主建言会,与会代表认为捷安特企业文化能够深入到生产管理的细节,成为一种驱动力、管理力、经营力和激励力,发挥了无形文化的有形生产力的作用。这些宝贵经验对于转型升级中的昆山企业,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据了解,昆山下一步将紧抓建设“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的契机,加强两岸在产业、商贸及金融等方面的合作,以经济合作为基础,促进昆台企业文化深度融合。

  【转型升级破解瓶颈】

  正朝着现代化目标迈进的昆山,仍面临着诸多瓶颈。

  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说,在过去,一个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思维,也就是思想意识。但是现在的昆山,不管是领导还是干部团队,对于这个群体都让人感到非常骄傲。他指出,昆山的每一个公务人员,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个分子,都知道怎样去做事,昆山的这支领导干部队伍是一个会想事,会办事,能干成事的队伍。

  管爱国认为,目前昆山的主要瓶颈是,在技术创新能力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企业,以企业为主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再提升。第二个瓶颈,是要素资源的制约,譬如土地资源。但这个制约已经得到缓解。因为昆山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以资源换取发展的模式了,虽然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资源的投入,但现在自然资源的投入产出率已经比过去提高了很多,对于土地资源的投入,昆山每亩地的产出比国家的平均数高出很多。昆山还有一些高端产业的发展,下一步的发展如高端产业的积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转型,等等,都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现在昆山已经跟全国400多所大学都有合作了。一言以蔽之,转型升级就是不断破解瓶颈。

  破解瓶颈,不仅在昆山内部,还包括外部环境。作为江苏省3个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县 (市)之一,昆山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正式拉开帷幕,今年10月1日开始,按照省直管县体制运行。

  据了解,江苏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包括调整行政管理体制、扩大管理权限、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和强化责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配套推进相关改革等方面。昆山市政府负责同志介绍,改革后,该市政府将直接向省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省政府各部门分配行政、经济资源对昆山实行计划单列,适当倾斜。昆山市工商、地税、质监部门也将相应调整为由省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另外,在行政区划、干部管理体制、统计口径和机构规格等维持不变的基础上,昆山还将积极争取人民银行、国税、海关、检验检疫、电力等中央垂直管理部门的支持,在信贷审批权限、金融服务与支持、电力设施建设、用电指标分配等方面,努力争取银行、供电等公共服务行业的支持。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