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先行先试加快开发 泉州港剑指两岸物流“桥头堡”

2009-05-08 09:21     来源:泉州晚报     编辑:张方翼

  台湾往大陆的货物都先通过泉州中转交易、大陆往台湾的货物也先在泉州中转交易,这是多大的一笔生意!当海西经济区建设从全省战略跃升为国家战略,泉州港看到了新的商机。“不能贻误时机!”市港口管理局局长吕刚从中看到希望,看到泉州的优势,更看到了抢抓机遇的迫切性。

  期待:吸引台企在台商投资区建码头

  国务院首次明确海西经济区的定位及其特色发展方向后,很多人都期待海西经济区因此得到更灵活的扶持政策和更快速的发展步伐,具体落实到泉州港,则是一个美丽的愿景:台商投资区申报成功,台湾航运巨头长荣集团参与投资建设园区旁的秀涂码头。

  在吕局长看来,港口服务经济,经济带动港口,海西经济区建设获国务院支持,对泉州最大的利好,就是促进产业合作,港口可从中获益。目前,泉州正积极申请设立台商投资区,并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中美兄弟制药、和谐光电等一大批台资项目已申请入驻。如果泉州借助当前有利时机加紧申报,成功几率大增。而规划中面积达58平方公里的台商投资区,位于洛秀组团,恰恰比邻秀涂作业区,大有港城联动的文章可做。吕刚的设想是,通过台商投资区等优势,吸引长荣投资建设码头,借助长荣的航线、资金等资源,为台商服务,为泉州服务,实现良性运作。泉州师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欧阳钟辉接受采访时,也不约而同地提到引进长荣的想法。

  设想的背后,泉州行动在先。台商投资区规划范围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推进,东西主干道已全线通车,南北主干道即将开工,10万吨级秀涂码头引桥主体工程已完工,为申报工作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台商参与投资打下了基础。

  洛秀组团规划用地88.3平方公里,只是泉州港区及后方陆域土地可供开发利用广阔空间的冰山一角。随着高速公路网的铺设,未来我市大多数城镇的货物,半小时内可通过二级以上公路及高速公路,进入泉州港口各主要作业区,只要台商有意向,随时可以到泉州发展临港工业和港口物流。

  目标:成为台湾与大陆的中转站

  泉州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高雄港165海里,距基隆港152海里,距台中港105海里,距澎湖马公港90海里,距金门料罗湾港6.5海里,是大陆对台海上直航的最佳港口之一,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货物往来通过泉州中转,成本将大幅降低。因此,当前至今后一段时期,泉州港发展的重点之一,就是以对台经贸交流为中心,集中发展全方位对台海运直航和港口物流,建设面向全国、服务两岸的经贸交流和合作发展平台。吕刚介绍,这个发展方向,刚好与海西主导定位吻合。“我们梦寐以求的是,新机遇能使泉州成为两岸的桥头堡,成为台湾面向大陆市场的一个节点。”

  据市港口管理局调研,台湾的机械产业出口居世界第四位,第三产业比重高达73.44%,这些都是泉州的薄弱环节,泉州在承接台湾机械制造、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等产业向大陆转移过程中有相当优势。这些产业的突出特征是外向度很高,从外购置原材料,往外销售产品,对港口的依存度较高。如果台湾能够择道泉州港进军大陆,对泉州港口和运输企业无疑将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另一个潜在的商机,是大陆的货源以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从全国四面八方源源不断运到泉州,再通过港口运往台湾。泉州港已经做了许多功课。陆路接驳方面,随着泉三高速公路、漳泉肖铁路改建和向莆铁路湄洲湾南岸支线的建成通车,泉州港口可借道高速公路对接国家交通主干网快速通道或经漳泉肖铁路、向莆铁路对接国家铁路主干线,将港口腹地有效延伸至闽中西北乃至江西、湖南、贵州等内陆地区。航运能力方面,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中部,处于从北美至东南亚、印度洋、大西洋国际航线的西侧,是上海港距广州港的中心点,已经开通航线80多条,其中外贸航线20条,主要作业区均可对台客货直航,并可经香港中转世界各地。再配以深水岸线长、运力规模大、货源充足等优势,泉州港展示了良好的势头。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