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从台湾到武汉十年 台商翁茂伟讲述创业感悟

2009-03-31 09:06     来源:长江商报     编辑:张方翼

  从台湾来武汉十多年 开过面包店,当过养猪顾问 
  
  在东西湖柏泉农场刚搭建好的钢架大棚内,红彤彤草莓让人垂涎三尺,旁边用稻谷壳铺成小道,看起来干干净净。 
  翁茂伟,从台湾到武汉十多年,开过面包店,做过养猪顾问,如今种草莓,建草莓观光园。 
  如今40多岁的翁茂伟戴着金边眼镜,面带微笑,采访中时不时蹦出几句武汉话,他亲切地说,“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做穿西装的现代农民!” 

  从台湾到武汉卖面包 

  1995年,时年31岁的翁茂伟,随着台湾一家食品公司来到武汉,后跳槽到一家专做面包的台资企业工作。可因为不了解武汉市场,不到一年公司便结束了投资。

 
  当时翁茂伟却认为,武汉有很大的面包市场,经营不善是公司的经营理念及管理模式与大陆有区别,1998年他向公司高层提出想加盟,自己开家面包店。 


  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百集团正在筹建中百仓储,当时仓储超市在武汉是新鲜事物,翁凭借在台湾常逛超市的经验,提出很多建议,并主动“揽”事帮他们跑腿牵线搭桥。 


  随着中百仓储成功开第一家店后,翁茂伟又凭借多年做面包经验,在超市内开出第一家卡莎米亚面包店。台湾糕点口感细腻,包装精美,在超市吸引不少客流,面包店一举成功,此后,翁茂伟与中百捆绑发展,在中百超市内开出多家面包店,并在吴家山建起一座现代化透明厂房,跻身江城一线食品企业。 

  把台湾快乐猪引进武汉 

  2004年,卡莎米亚面包店出现资金缺口,恰好台湾面包“老大”——统一面包准备进军内地面包市场,翁茂伟热心接待,双方达成统一收购卡莎米亚的意向。翁茂伟称,该放手时就放手,能卖出了一个“好价钱”何乐而不为呢?功成身退之后,已具备一定资金实力的翁茂伟开始放开手脚与人合作,投身汽车装饰业。 


  可生性好动的翁茂伟,在奔自己事业时,开始穿梭于台湾与武汉之间,为两岸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台湾农业精细,有丰富科研技术和实战成果,武汉有人力、土地、市场,两者应该优势互补!”翁说。 


  为打造武汉本土猪肉产品品牌,2004年在翁作媒下,武汉市中百集团和台湾信功实业走到了一起,在阳逻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升阳食品(武汉)有限公司。 


  “快乐猪不仅仅是在宰杀前听听音乐,而是贯穿生猪生产过程。仔猪在农户家中喂养,以及猪的运输过程中,让猪感到轻松、快乐。”作为升阳顾问,翁茂伟说,生产“快乐猪”的做法已在国际上施行多年,为了倡导动物福利的理念,同时引进武汉后生产更好的优质猪肉产品。 

  卖草莓,建观光园 

  在武汉呆十多年,翁茂伟带着不少武汉企业去台湾宣传,同时引荐台湾企业来汉投资,翁茂伟从一个台湾商人,变为武汉台商协会副会长。 

  “我是农家子弟出身,对农业有特别情感。”翁说,农业是民生之本,最扎实的行业,而近年来经他引荐,台湾专家在东西湖区试种台湾名特优农产品一举成功,更加增强了他对投资农业企业的积极性。
 
  2007年武汉筹备黄陂台湾农业创业园,翁与台湾正安实业(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孝全谈到在武湖再造一个台湾大湖时,两人一拍即合,把台湾大湖的草莓产业化移植到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湾农业实现产业化,不仅种草莓,还要卖草莓,展示草莓!”翁茂伟说,草莓在大陆很容易种植,生产周期不长,如果他能在普通品种上演绎台湾精细农业,不仅种草莓,发展深加工草莓酱、草莓醋、草莓汁等附产品,同时建设草莓观光园,以草莓为模板,带动其他农产品产业化发展。
 
  去年,翁茂伟的兆丰集团成为最早进驻创业园企业,与武汉农业集团合资发展草莓生产项目,投资1.1 亿元,占地面积700亩。 

  今年,翁种植的草莓上市,个头大,色泽红润,口感香甜,一斤采摘价在15元左右,引来东西湖不少企事业单位员工前来采摘,并供应武汉一些大酒店。前不久在全国草莓擂台赛上,翁茂伟种植晶瑶品种获得全国大赛三等奖。 

  3月的武汉,湿热中带着一丝清风,翁茂伟时不时在园地巡视,摆弄小草莓,他惬意说,“我是穿着西装的现代农民!” (记者 万方 通讯员 李伟)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