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基地三个中心 上海打造邮轮经济集聚区
似乎是为了回应国务院提出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邮轮经济的要求,昨天,四艘邮轮同时集聚上海的北外滩。
这四艘邮轮分别是巴哈马籍邮轮“巴摩洛”号、百慕大籍豪华邮轮“黎明公主”号、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旗下的“海洋神话”号,以及往返于中日的国际客轮“新鉴真”号,并带来了5000多名游客。这也是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建成以来首次出现的如此热闹场面,其中,“巴摩洛”和“黎明公主”号邮轮都是今年首次访问上海。
国务院常务会议25日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举措之一便是促进和规范邮轮产业发展。
邮轮码头分为母港、停靠港以及航线节点港。邮轮停靠带来的收益主要是两大部分:游客在当地的交通、就餐、住宿、观光和购物等消费;邮轮公司的补给、维修以及靠泊费用,而母港消费要远大于停靠港。
为了配合上海大力发展邮轮经济,总投资达2.6亿美元的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去年8月投入试运营,整个码头设计吞吐能力为100万人次。不过目前上海尚无法实现如此大的游客数量,据预计,今年邮轮带来的游客数量能达到15万人次。
世界第二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刘淄楠表示,该公司十分关注中国邮轮市场的发展,“海洋神话”号今年共将开出9个航次的国际航线,其中包括具有历史意义的大陆、台湾首次直航航线。“明年以上海为母港的航次还会大幅度增加。”
据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相关人士介绍,今年计划停靠北外滩的国际邮轮共有60艘次,平均每周有1~2艘豪华邮轮停靠。刘淄楠表示,邮轮属于中高端旅游产品,金融危机对邮轮经济的影响不是那么大,因此他们对中国邮轮市场还是充满了信心。
不过,由于中国的邮轮经济还处于起步阶段,刘淄楠表示,相应产业链的开发并不完善。虽然该公司的邮轮以上海港为母港,邮轮的补给仍然是在国外完成的。
上海市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办公室主任陆清冬表示,邮轮经济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国外邮轮公司在上海注册设立经营性机构,开设经过批准的国际航线从事邮轮服务,这对发展邮轮经济都是重大利好。
北外滩航运服务集聚区是上海唯一以航运服务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定位是“一个基地、三个中心”,即北外滩要建设成为航运物流企业的总部基地,航运要素配置中心、邮轮客运中心和口岸服务中心。
陆清冬透露,目前虹口区政府正在研究规划北外滩国际客运中心周边的商务商业配套设施,完善邮轮经济产业链,提高邮轮经济的贡献度。“中央对上海加快推进航运服务业发展给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下一步我们要积极谋划怎么消化这些政策,最终来推动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