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福建三次上调退税率 为出口企业“活血”

2009-02-19 10:54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张方翼

  为增强企业信心,扶持企业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去年国家先后五次上调部分出口产品的退税率。其中第一次退税率上调从去年8月1日起执行,丝绸、毛纺织品、麻纺制品、化纤长短丝、絮、毡、无纺布、针织服装、梭织服装及其附件、针织物及其附件和部分其他纺织织物等2000多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1%调至13%,部分竹制品的出口退税率调至11%。第二次退税率上调从去年11月1日起执行,适当提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以及抗艾滋病药物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第三次退税率上调从去年12月1日起执行,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影响到家用电器、家具、石英钟表、机电产品、鞋帽、日用化工等相关行业。第四次退税率上调从今年1月1日起执行,影响机床、农业机械、集装箱、半挂车等相关出口产品。据漳州市国税局初步测算,国家前四次上调部分出口产品退税率,漳州市出口企业今年将相应增加利润2.67亿元,有力地推动漳州外贸出口的健康发展。

  据了解,我省各级国税部门积极落实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做到反应迅速、宣传到位、措施有力,及时了解并处理出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碰到的涉税问题,并尽可能加快出口退税单证审核进度,采取措施确保退税资金及时到位。去年全省国税系统共计办理出口退税315.5亿元,极大地支持我省外向型企业发展。

  出口企业

  增强渡过难关的信心

  按理说,受今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影响,欧美消费者购物热情不断降低,曾经依靠价格优势取胜的出口产品失去了以往的光彩。像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这样大量依靠出口外销的国内制造企业,本该雪上加霜。“虽然公司的出口销量有所下降,但是经营效益明显要比以前好,主要得益于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大力扶持,加上我们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公司老总吴灿坤解释说。

  “幸好国家连续几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增强了我们公司渡过难关的信心。”灿坤实业的财务总监陈小姐算了一笔账:去年公司实现出口销售5.64亿美元,与上一年的5.98亿美元相比,下降幅度仅为5.64%。可是受国际汇率结算影响,出口额美元要换算成人民币,去年实现的出口销售额为39.21亿元,与上一年的45.54亿元相比,下降幅度达到13.91%,两者之差为8.27百分点,汇率差价损失达到3.74亿元。

  作为漳州目前最大的出口退税大户的灿坤实业,成了去年12月1日起执行的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影响较大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最大受益者。据陈小姐初步估算,国家连续几次上调出口退税率,公司今年可增加出口退税不少于4150万元。其中第二次退税率调整公司只有电风扇一项产品被列入,年增加退税额不到150万元;但第三次退税率上调覆盖了公司96%以上的出口产品和出口额,按今年出口规模5.8亿美元为基数来测算,今年可望增加利润4000余万元。

  据了解,漳州市国税局去年共办理出口退税15.45亿元,比上年增长8.8%,有力地扶持出口企业发展。受益于出口退税率上调,漳州市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吕榜洲率领元煌集团有效增产节支,全年出口销售达到1320万美元。新的一年,元煌集团将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主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开发新产品,努力应对困难,让企业获得生机和发展。面对金融危机影响,坐落在漳浦黄仓工业园的漳州西帝西环宇工业有限公司同样迎难而上,去年实现产值近500万美元,成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国外30多家著名企业的固定客户。今年初以来生产订单不断,公司每星期都有15至20个货柜的各类展示架销往国外。

  吴灿坤表示,灿坤实业将充分利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高端家电产品出口的“抢单”力度,争取更好的经营业绩。目前公司的生产车间约有15000多人正在进行流程作业处理,对下半年企业能够进一步扩大生产充满信心。

  服装企业

  期待“零税负”出口

  去年8月至今,国家先后三次上调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据三明市国税局初步测算,全市有27 家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受益,今年可望增加退税2300万元。对于广大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来说,国家近来密集地上调出口退税率无疑是利好,能够有效地缓解行业出口困境或改善相关出口企业的经营形势。在不少企业表达欣喜之时,也有一些企业表示了谨慎的乐观。有业内人士认为,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相对滞后,上调出口退税率为企业带来的利好很大一部分将被需求放缓冲抵,有关企业希望能得到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业内分析人士提醒,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部分企业的经营压力,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不过这毕竟只是短期行为,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出口产品外部市场需求低迷的现状。加上部分企业国际议价能力普遍较弱,国外进口商以出口退税率上调为借口,要求企业下调出口报价,国家上调出口退税率的部分利益可能被外商挤占,政策刺激效果可能会被削弱。出口企业要想持续稳定发展,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还需要企业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对未来的经营困难还要有充分的准备。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