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于宁海青山绿水 台湾夫妇飘洋过海来投资
一对台湾夫妇钟情于宁海的青山绿水和人文环境,带着儿子飘洋过海来到缑城投资兴业,开起了一家带浓烈古典主义情怀的“红磨坊”咖啡馆,记者遂赶去“探秘”。
女主人季慧珍,个性爽朗,言谈举止间很有文化含量。相比之下,男主人就内敛得多,像一颗卷心菜,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偶尔才插一两句话。他们的故事从宁海桑洲一个叫里山季的山村开始——
远嫁
严格说起来,季慧珍只能算是“台湾媳妇”,她是土生土长的里山季村人。18岁,她就走出重重大山,到县城的棉纺厂打工。1994年,她23岁,年纪不大,胆子却不小,竟和一帮姐妹远赴毛里求斯,当缝纫女工,在这个到处椰风蕉月的热带海岛干了1年。
1995年,经一个在台湾渔船上捕鱼的老乡介绍,季慧珍和一个叫蔡义德的台湾青年相识了。蔡义德是土生土长的高雄人,终年在一条捕金枪鱼的船上讨生活,那天,他们的渔船就停泊在毛里求斯加水、加油。在海边的一个大排档上,海峡两岸的一对年轻人就这样认识了。
记者问季慧珍:你后来嫁给他,主要因为什么原因?
“我就看中他一点:为人实在!”季慧珍回答得很干脆。
1997年,他们结婚了。1998年,季慧珍把户口迁到了台湾。
那时台湾和大陆还没有实现三通,季慧珍来去很不方便,妈妈更是担心。大概半年左右,他们才来大陆一趟,从高雄坐飞机到香港,再转宁波,待赶到桑洲,总要花上1天时间。
刚到高雄时,季慧珍有许多不适应。过门才3天,丈夫就出海了,家里剩下一个老奶奶和公婆。老奶奶80多岁了,不会讲普通话,只会讲闽南话。两人交流时还要让会讲普通话的公公当翻译,有时公公恰巧不在呢,季慧珍就不得不比手又划脚,吃饭就做个吃的姿势,出门就抬抬脚。
最滑稽的还是一些当地人。季慧珍去买菜的时候,他们总会问长问短:你嫁到台湾来,你的老公是不是年纪很大?当季慧珍回答是个小伙子时,他们又会追问:那是不是残疾人?因为在他们眼里,大陆经济落后,你嫁到台湾来,总得委屈些吧?
一年后,儿子出世了,是个人见人爱的小帅哥。不过坐月子可苦了季慧珍。在台湾,坐月子不像咱宁海,吃鸡蛋啦、粥啦,而是天天给你一大碗中药炖腰子,还有麻油鸡肉,说是大补。季慧珍实在吃不惯,丈夫不在身边,又不能拂老人的好意,怎么办?她只好说谎:我饭量小,半碗够了!然后象征性地吃一点……
情缘
2003年,季慧珍回到宁海,在华庭家园买了套房子,原意是想自己回娘家时有个窝,不要老是住在妈妈家或妹妹家。但丈夫并不看好:宁海还是农村嘛,在这里买房产,不亏才怪呢!
但到2005年,他的思想就发生了变化:宁海的城市建设,是一年一个样,过去熟悉的街巷,隔一年回来就认不得了。那几年,他们高雄的房价,一直没怎么动,而宁海的房价,真可谓“日长夜大”。他们的房产,价格翻了好几倍呢!
蔡义德告诉记者:过去,熟人知道他讨了个大陆媳妇,就说“大陆落后”;现在,人们知道他媳妇来自大陆的浙江,就会羡慕地说:大陆这几年发展蛮快的,浙江尤其富裕!
看着大陆蒸蒸日上的气势,夫妇俩动了在宁海做点事情的心思。2006年,季慧珍在潘天寿广场边开了家花店,主打产品是当时宁海还不常见的干花。儿子呢,就在潘天寿小学读书。蔡义德这时仍在捕鱼公司,不过已调到陆地的公司办公室上班,再不用在惊涛骇浪中讨生活。
儿子是在台湾读了几年书又插班到潘天寿小学的,一开始,还真有点不适应,台湾教的是繁体字,拼音方法也不一样。但宁海的老师很热情,方法也对路,没多久,小家伙就学会了简化字和拼音,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回高雄时,他把他的书法作品给爷爷看,爷爷都不敢相信这是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写的。在考了小孙子许多问题后,老人直赞叹大陆的教育质量高:都比得上初二的外甥了!
搭桥
去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蔡义德的捕鱼公司不景气。他就萌发了“换跑道”的念头,想到大陆来发展。一家之主嘛,总要给家人撑一顶遮阳避雨的伞,再说现在两岸三通了,飞机可从高雄直飞杭州,到宁海也就几小时的事,方便得很!
做什么行当好呢?蔡义德告诉记者:我这人烟酒不沾,打牌不会,一天到晚就喜欢喝功夫茶,干脆,以茶会友,就开一家茶馆吧。但有人喜欢喝咖啡怎么办?又增加了咖啡的内容,“红磨坊”咖啡馆就这样开张了。
蔡义德还告诉记者:其实在3年前,我就接触过你们媒体,我是O型血,每3个月都会去献一次血,来宁海探亲时也如此,大概发现了我的身份证是台湾的,宁海的记者要来采访我,我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就谢绝了。
他还着重提到:宁海的空气好,水好,高雄是港口城市,污染严重。宁海人尤其古道热肠,我的咖啡馆里,原来有一道门,上面写着“小心碰头”,有一个宁海人就提出“这样太硬邦邦了,可搞一点软软的藤蔓,既浪漫,碰头了也没事”……
夫妇俩还在咖啡馆里摆放了一些介绍台湾的书刊,增添一些台湾小吃,一些在宁海的台商也会经常过来坐坐。
他们想着:在宁海和台湾之间搭一座桥,也算是为祖国统一大业尽绵薄之力;当然,首先是因为对宁海的投资环境有信心,相信能赚钱!(记者 王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