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步局”30年:金融风暴打乱退休计划
身为台湾首富和最庞大的华人企业掌门人,58岁的郭台铭有一个“三局”观:格局、布局、步局。当金融危机来临之际,郭的“三局”观正在受到挑战。
今年10月23日,距离4月1日高调宣布退居幕后不足半年,台湾鸿海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台铭再度宣布延迟退休,以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给员工信心”,快速复出的郭最近两个月以来亲自披甲上阵,对其大陆公司富士康科技集团进行内部整合。
2008年,多事之秋,次贷风波掀起的一片水花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幻变为影响全球经济的惊涛骇浪。
也许连郭台铭也没有想到,经过34年奋力打拼,从台湾土城一个电视机旋钮生产商起家,改革开放后率先试水中国大陆,并利用中国低成本优势,从零件生产商起步继而摘取全球代工王的桂冠——这个几乎是每一步都按照他既定目标和长远布局、会在其按原计划“58岁退休”的节骨眼上,打乱了自己既定的“步局”。
这一年,郭台铭如约高调宣布退居幕后,在此前后,他以独有的、桀骜不驯的姿态开始热热闹闹地恋爱、结婚。
如果没有这次全球金融危机,郭台铭将几乎以一种华丽而炫目的舞步为自己的退隐划上完美的句号:截至2007年底,鸿海的版图已经遍布台湾、墨西哥、芬兰、美国等世界各地,以及中国大陆深圳、昆山、烟台、秦皇岛等十多个大中城市,其大陆公司富士康产值亦从1995年开始,连续13年创造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的神话,2007年一举突破500亿美元营业额。
但形势恶化之巨、之快,远远超出了郭台铭的“步局”。今年下半年以来,富士康明显感受到了经济不景的冲击,仅核心手机业务的上市子公司富士康国际(2038.HK)一家,上半年营业额同比仅增长4.34%,利润更是同比下降了56%——终止了郭台铭自1974年创业以来只增长不衰退的神话。
危急关头,郭台铭快速做出反应,重新挂帅亲临富士康深圳大本营,并亲赴美国实地考察经济衰退实情,拜访大客户以争取明年订单。曾经在前几轮全球经济危机中逆流而上的郭台铭,似乎走到了一个从未如此严峻的关口:世界的格局在变,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变,富士康的“步局”也在变。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