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台商投资区产生集聚效应
11月24日,在华映光电中小尺寸面板生产车间,记者见到,几名被防尘服遮得严严实实的检测工人,正在显微镜下仔细地检查面板的压铸精度。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年初中小尺寸面板投产以来,已生产1099千只。今年1—10月份,公司已实现产值24亿多元,已接近公司全年30亿元的目标。
据福州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刘晓东介绍,目前,福州台商投资区已经引进台资项目233个,总投资已达到17.68亿美元,占全区外资总投资的28.2%。区内投资千万美元以上的台资企业29家,有华映、顶益、统一和永丰馀4家台湾百强企业落户台商投资区。累计合同利用台资7.8亿美元,占全区合同利用外资的24.7%,约占全省利用台资的10%、占福州全市的40%。
1989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福州开发区内划出1.8平方公里设立福州台商投资区,以此为起步,福州开发区用足、用活中央、省、市赋予台商投资区的一系列对台政策,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落实好台商投资区、海上直航试点口岸、“两马”经济文化交流、台胞落地办证签注点、台轮停泊点、对台小额贸易等各项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台商在福州开发区的投资热情。
1997年,国务院批准马尾作为海峡两岸两个直航试点口岸之一后,马尾港已成为对台经贸货物的主要集散地,仅2007年对台试点直航就达到958航次,进出箱达31.3万标箱。
现在,福州台商投资区已形成电子信息、冶金机械、食品加工、水产饲料、轻工纺织等产业集群,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其中仅以华映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就集聚了韩国的LG、日本的JVC、NEG以及美国的南方气体等跨国公司投资。截至目前,台商投资区已有17个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与华映配套,CRT产品的玻壳、电子枪等主要零部件和70%原辅料可直接从区内配套企业获得。台商投资区已成为全国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电子显示器件产业园。由于台湾东和钢铁公司的投资,吸引了日本NKK、住友、丸红等跨国公司资本,形成了“以台引台”、“以台引外”的效应。
目前,台资企业已经成为福州开发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创造的产值、税收等占全区经济总量的30%以上。 (通讯员 冯秀彬 于千 记者 王凤山)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