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枝繁叶茂 “长三角”地区港澳台资企业采访纪实

2008-11-27 09:40     来源:中国经济网     编辑:张方翼

  “长三角”地区包括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和上海市。改革开放30年来,“长三角”地区吸引了大量的港澳台资企业安家落户。这些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大幅度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30年过去了,香港企业在江苏的投资几乎涉及所有领域,到今年10月底,该省已经累计批准香港投资企业30080个,协议利用港资1224亿美元,实际到账港资452亿美元。

  “香港和澳门是浙江主要的贸易伙伴,是重要的投资来源地。”浙江省外经贸厅外资处副处长韩峻说。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共批准香港直接投资企业16611家,合同利用港资约519亿美元,实际到账港资约218亿美元。而直接在浙投资的澳资企业288家,合同利用澳资6.80亿美元,实际到账2.96亿美元。“到今年三季度,浙江累计批准台资项目6730个,总投资额超过346亿美元,合同利用台资约218亿美元。”浙江省台湾事务办公室经济处处长王洪兴告诉记者。

  随着项目不断增多,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也日益扩大。江苏省南通市外经贸局局长羌强介绍:“2780个项目中,总投资超千万美元项目711个,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57个,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0个,超亿美元项目6个。”

  上海的台资企业主要集中在IT、IC两个领域。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杨建荣说,“上海半导体产业的年销售额超过389亿元,其中5家台资企业产值225亿元,占上海总销售额的58%,占大陆总销售额的18%,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在“长三角”地区,港澳台资企业已成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江苏第一批出口商品目的地是香港,第一笔海外投资来自香港。“港澳台资企业在内地的投资,开始时以档次低、规模小的轻纺工业、简单加工业为主,逐步发展到电子信息、机械、化工、汽车零部件、投资咨询、医疗卫生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江苏省外经贸厅副厅长赵进说。去年,江苏省的显示器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集成电路产量占全国的30%以上;手机产量占全国11%。当地同志介绍,电子信息制造业集聚主要是由台商投资企业创造的。在上海,台资企业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在浙江,台资企业推动了产业调整升级,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