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灾后重建有商机 中小台商入川还需搭平台

2008-10-31 09:41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张方翼

  一方面是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给台湾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是灾后恢复重建1.67万亿投入的特大“蛋糕”,四川能否成为台湾地区企业的“避风港”?28日,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徐遵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台湾地区企业目前非常看好四川的发展前景,但由于种种担忧不少企业裹足不前,台湾地区和四川需要加强行政方面的沟通合作,为台湾地区企业进入四川搭建好平台。

  回暖提供契机

  “如果是大企业,它就不担心。企业大,影响也大,在大陆投资基本都能得到礼遇。台湾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投资会占他们资产的相当比例,有的甚至需要倾其所有,所以他们非常慎重,老是担心有没有良好的法治环境等。他们希望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政府搭建一个好的平台加以解决,企业只管做企业的事就OK。”徐遵慈说。

  在徐遵慈看来,两岸关系的回暖为这种政府层面的沟通协作提供了契机。

  扬长避短 劣势变优势

  目前,台商投资区域和产业布局正从珠三角、长三角、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延伸,四川如何承接好这种转移?徐遵慈认为,必须找准对接点,把台湾地区和四川的优势结合起来。“比如,台湾在生产技术、产品创新研发具有优势,具备全球整合运筹能力,大型企业多进入国际产业布局、中小企业发达等等,四川具有劳动力、土地、市场等优势。把这些优势整合起来,就会形成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优势。”徐遵慈说。

  有的台湾客商发出这样的疑问,四川地处西部,交通不便,物流成本相比沿海发达地区更高,发展有区位上的劣势。“如果生产用于出口的高科技产品,一般来说物流成本占的比例很低,问题不大;如果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特别是西部市场,四川地处西部,恰恰具有影响、带动西部并向外辐射的能力,反而成了优势。四川的关键不在于区位,而在于要提升在交通、商贸、物流、金融等基础服务上的能力。”她说。李伟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