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四川近日利好频传 经济崛起以重建的名义

2008-08-21 10:4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张方翼

  经济领域恢复重建近日频传利好:备受电价困扰的双马水泥日前与华能集团签署直购电协议,成为四川获准“直购电试点”后首批受益者之一——《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带来的金融、税收、财政等系列利好,正由政策层面落地“开花结果”。

  东方电气集团汽轮机公司,受灾最重的央企之一,按照“先行安排使用土地,边建设边报批”的土地政策,加速其移址德阳八角井的步伐。相关人士透露,最迟3年,一个更先进的东汽将呈现在世人眼前。目前,除全省无法恢复的500多家企业以外,全部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工业企业重建工作已在7月中旬全面启动。

  路断,桥塌,使阿坝至今还是省内唯一未能走出工业经济负增长的地区,但道路通畅已指日可待。省交通厅透露,目前国省干道仅有两条仍未打通,其中,G213线映秀至汶川段仅余彻底关大桥仍未架通,最迟本月30日前将完成最后施工。此外,全省极重灾区254个不通公路的乡镇,也已有252个实现与外界交通。

  “灾后重建也是一种机遇”。经济重建的热情率先被纷至沓来的外来投资“点燃”。7月中旬,家乐福、爱美高等8家企业,与四川签约总投资额高达21.8亿美元合作协议。而这,仅仅是震后数千亿元引资清单中的一笔。自震后10日腾讯斥资5.5亿元将成都作为其总部深圳以外又一重要布点之后,截至7月30日,成都震后签约项目资金总额已达1863亿元。正如英特尔全球董事长贝瑞特所言,“地震不会影响投资四川的信心”。

  来自除三州外全省18个市的不完全统计,上半年我省签约承接工业项目总数达到338个,投资总额624亿元。浙商、闽商、徽商……川浙工业园、川闽工业园、川苏工业园……借助对口支援这一桥梁,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四川,越来越多的省份与四川搭建起“利益共享、合作双赢”的新平台。

  7月,一个新的进出口单月记录诞生:当月,四川进出口额21.6亿美元,同比增长62.2%,其中,进出口、出口、进口额增幅分别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2、28.3和38.7个百分点的速度,使四川外贸实现全国15到13的“升位”。向亚洲、欧洲、非洲、南美等出口增长逾50%,对中亚、东盟、俄罗斯、巴西、西班牙等市场出口增幅达1倍以上……震后,“三向拓展”的步伐渐行渐快。

  政策利好仍在辐射。8月15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公开征求意见稿)》面世。其中,四川灾后重建资金总需求被确定为1万亿元。按计划,今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将完成6000亿元。地震过后,国家财政拿出700亿元作为本年度恢复重建基金,加上捐建、援建和自筹资金,今年新增投资将近2000亿元。“投资增大,四川经济必将翘尾。”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光四预测。    胡敏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