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路演”启动系列招商 投资者信心回暖
一支接一支的香烟,一点不能缓解邓工力的疲乏和压力。汶川大地震之后,这位50来岁、头发花白的成都市旅游局长,已经一个多月没有睡过安稳觉。
“真是恼火啊!都江堰、虹口、二王庙、青城山,全都恼火得很!”邓工力用一连串“恼火”描述他面临的棘手局面。四川话里,“恼火”是表示“困难”、“令人焦急”的意思。
旅游是成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邓工力看来,一场地震毁坏了成都20%的旅游资源不可怕,最要命的是损伤了市场信心。
震后,不少外地游客对四川望而却步,正值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成都地区的酒店入住率由去年此时的将近90%滑坡到现在的30%不到,这让邓工力“恼火”无比。“这叫经济次生灾害。”7月3日,刚从几十公里外的“新都荷花节”上赶回来的邓工力对记者说。
不仅旅游业,成都的房地产、商贸、民航、制造业、招商引资……凡是对外来资本、客流、劳动力依赖度大的产业,全都成了“经济次生灾害”的灾区。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中心,距地震灾区不远,虽然地震没有直接对成都市区造成重大破坏,但外界对‘成都是否安全’的疑虑,由于信息不对称,一时还难以完全消除,无论是游客、外来投资者、外来工,震后都会产生观望心理。”成都市委宣传部的汤晓初说。
“必须将‘成都是安全的’这个信息传递出去。”一场声势浩大、旨在救助成都经济,推介灾后重建的危机公关大战由此启动。
于是,6、7月间的成都,冠盖如云,美国国务卿赖斯、美国国际开发署署长福尔、香港特首曾荫权、英特尔董事长贝瑞特、强生CEO韦尔顿……国际国内名流纷纷来访。这个中国西南最大的城市,一时间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路演”舞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