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江头有群台胞个体店
江头东方巴黎广场可说是台湾居民个体户在厦门最集中的社区,小吃店、冰品店、服饰店、便利店、面包店、咖啡店等十余家店不约而同在此扎根营业。
在第5期《台商周刊》资讯版,我们曾以《台胞个体户爱做零售餐饮》为题,报道在厦台湾居民个体户的基本情况,知道台胞个体户投资行业主要为零售业和餐饮业,而且台胞个体户主要选择商贸最为发达的思明区。细分来看,他们的经营店铺主要集中在莲花新村、禾祥东路和禾祥西路、厦大、中山路等繁华地段。本周,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台胞个体户,发现江头东方巴黎广场是台湾居民个体户在厦门最集中的社区。
a 台湾特色餐饮接邻而开
江头台湾街是厦门的特色街,此地段有大大小小众多商家聚集,而临近台湾街的东方巴黎小区也受其影响,小区一楼就全是店面,经营各种行当的都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东方巴黎小区内以小广场为中界,有南北两条东西走向的主干道,每条主干道两边都是店铺,靠北的一条是大陆个体户开的小商品批发一条街,靠南的一条,一眼望去,临街挂的全是台胞店铺的招牌:宝岛肉粽王、安德鲁森面包店、福尔摩沙皮具店、胜福兴台湾糕饼店、台湾刨冰店、我佳咖啡、21℃冰品店、阿瘦原味排骨王、茶屋、88便利店、向阳坊面包店等十余家台胞个体户开的店。
在这些台胞个体户开的店中,我们可以发现,有90%以上经营的都是餐饮业,除了各种台湾特色小吃外,来自台湾的刨冰、奶茶、果汁等成了个中“主力”。宝岛肉粽王负责人李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我90年代第一次来厦门时,做的是珠宝、玉器的工作,由于不懂这边的行情,做了五六年后改行做起餐饮店。小吃店成本比较低,单价也不高,比较容易让顾客接受,今年已经是第3年了,生意还不错。”李先生的经历,真实反映了大多数台胞个体户的想法。以东方巴黎广场为例,此区域相较繁华,人流量大,除常住居民外,附近还有很多写字楼,外卖因此占了很大的比例。
b 台胞相约来尝鲜成常客
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在东方巴黎广场这条街上,这绝对不是一句广告语。
"21℃在开店之初,并没有特意凸显'台湾'的旗号,因为台湾的冰品店在厦门已经够多了。我们相信好的东西自己会说话,因此,依靠100%的纯果汁留住了不少回头客,包括不少是从别的地方听说后赶来尝鲜的。后来,大家口耳相传,很多台商和台胞也成了我们店里的常客,他们都纷纷感慨说'在厦门好久没喝到这么正宗的台湾果汁了'。"21℃冰品店的老板李文龙笑着告诉记者。
李文龙的妻子侯明月补充说,附近阿瘦原味排骨王的老板晚上也会经常到他们店里去吃刨冰,"这样一来,大家成了朋友,到21℃喝果汁的顾客,我们会推荐他们到阿瘦去吃来自台湾的原味排骨饭,而到阿瘦吃饭的顾客,他们也会推荐到21℃吃芒果冰。"
虽然这些台胞个体户来厦门做生意是面向整个市场,不仅仅是台商和台胞,但不可否认的是,台胞个体户这样的抱团经营更具吸引力。他们以一种成规模的聚集效应,让顾客一站式享受到来自台湾的特色服务--在东方巴黎广场这条街上,你可以吃到台湾的特色小吃,喝到台湾的纯正冰品,买到台湾的特色糕点,甚至是宝岛肉粽王边上一家大陆人开的台湾食品店也以台商和台胞为目标顾客。
c 抱团拓展为保持台湾味
现在在厦门岛内的大街小巷,可以不时看到来自台湾统一集团旗下的88便利店,这种便利超市极具台湾特色,深得台商和台胞的喜爱。而位于东方巴黎广场内的这家88便利店,是统一集团首次在大陆拓展连锁店经营的第一家店面,它于2004年9月开业,是88便利连锁的旗舰店。由此,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为何东方巴黎广场会有这么多的台胞个体户来扎根营业——正是有88便利店这“带头大哥”在,才有一批批的台胞个体户陆续选择此处开店,他们相信统一集团的选址能力。
在扎好根后,台胞个体户面临的是发展的问题,他们在摸索中得出的结论是——要保持台湾味才能立足。宝岛肉粽王负责人李先生说,他们店里的特色是台湾肉粽,偏台湾南部的口味,因此,闽南人吃起来都能适应。至于食料方面,调味醋坚持使用来自台湾的工研乌醋,其他调味品也尽量从台湾进口,“我欢迎其他大陆的个体户来加盟,一起把台湾小吃这种精致的特色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吃得到。”
跟李先生不同,21℃冰品店的老板娘侯明月目前还不愿意有加盟者加盟,“我们的店才开3个多月,夏天的生意是很好,但还没经过冬天的检验,我不能自毁品牌。”侯明月如此谨慎行事也是因为要“葆有台湾味”。据介绍,他们店里的榨汁机是专门从台湾运过来的,目前在大陆还是比较稀有,此外,他们坚持主要的原料经“小三通”从台湾引进,而且坚持100%纯果汁,不添加任何水分。
“现在夏天的冷饮受到了顾客的好评,冬天我们准备了烧仙草、热饮等,与夏天口味不一样,看那时能不能受到顾客的欢迎。如果可以经受住考验的话,明年再接受加盟也不迟。”侯明月向记者如是说。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