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各地台商

佛山台商周樑成:行善快乐 不能用金钱衡量

2007-12-04 13:44     来源:佛山日报     编辑:张方翼

  周樑成在落成典礼上与学生们亲切交谈。今年9月,在他的带动下,由台商们捐资45万元建立的广西平末小学落成,其中他一人便捐资20万元。

  这么多年行善总共投入了多少资金?我没去计算过,我觉得行善不能用钱多钱少去衡量;对于之后行善会投入多少,我也没有预算,但回馈社会的慈善事业肯定会‘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这些事能让我获得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

  头发花白,面带笑容,这是来禅办企15年的台商周樑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15年来,他不仅将一个只有20多人的小企业发展成近5000名员工的大公司,而且不忘回馈社会:设奖学基金鼓励大学生深造,每年资助贫困学生,给山区建校舍派教师……。在采访中,他一直称自己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这些事能让他获得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

  善举源自身体力行的家庭德教

  说起种种善举,周樑成很自然地说到了他的家人。1953年,他出生在台湾台中一个传统的家庭,在他儿时的记忆里,祖父、父母从来都没有要求过他们兄弟姐妹的学习成绩,而是一再的身体力行教育他们:行善、忠厚、刻苦、节俭。

  “我祖父是我们那个镇好人好事的代表人物,我受他的感染挺大的。记得当时我们家境算比较富裕,但祖父、父母们每天早上5时多就起床劳作,所以我们也不敢赖床,早早起身帮着到田里做农事。”周樑成说,父母都没念过书,但父亲希望孩子们有学问能在社会上帮更多人,就顶着镇里重男轻女的传统风气,将兄弟姐妹四人全送进了学堂。“我姐姐是镇上第一个女大学生呢。”

  说到家人身体力行的德教,周樑成称这样的教育甚至有种不可抗拒性。他说,读书期间,他们兄弟姐妹都要在傍晚6时前回家。若没有按时回家,随之而来的并不是父母的责骂,而是母亲站在村口的等待。“她不找你,也不怪你,就是站在村口等你,直到看到你渐渐往家的方向走近,才舍得离开。”周樑成说,母亲这种无声的疼爱让他们谁也不敢晚回家了,而且放学后都帮着父母劳作,小小年纪的心里已觉得“我多做一点,父母就少操劳一点”。

  受助员工用公司名给儿取名

  周樑成将自己多年来做的好事称为“小打小闹”,不值一提。而记者在采访他的员工时才发现,他不仅前几年在佛科院设立了奖学基金,而且从2005年起资助了广东山区20名贫困学生,支付其小学期间全部费用;员工们说,周总还时不时自掏腰包救济家境贫困的员工。

  2005年,华国公司招了一位名为蓝同冠的员工,蓝同冠是广西人,身材高大,在公司做一名普通生产工。没想到刚过1年,蓝同冠就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随后便辞职回家调养。可是不到半年,蓝同冠就病逝了,留下妻子及遗腹子。周樑成得知此事后,立即派公司人员前去探望,了解情况。员工回来向他反馈蓝同冠家里原本就很穷,自他病逝后家庭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周樑成听后当即决定,蓝同冠的遗腹子5岁前的抚养费用全部由公司支付。现在蓝同冠的遗腹子已出生,其母为表感谢而决定用公司的名字给孩子命名,即“蓝华国”,并称等孩子大些一定要带着他来向周总亲自道谢。

  周樑成的这一举动让公司上下肃然起敬。他们说,周总这么做完全是出于道义;他们还说,周总是他们工作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周樑成对于此事的回应却是一句“凭良心做事”。

  从个人行为到公司目标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集腋才能成裘。周樑成决定将行善的个人行为转化为公司的目标,要建立员工为社会出力的观念,无形中告诉他们要有向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关怀社会。

  于是,为了调动每一位员工向善的积极性,周樑成向公司上下抛出了今年要在广东省内建一所希望小学的想法。他提议由来自省内山区的员工们来介绍自己家乡需要资助的小学状况,写好提案挂在饭堂,然后由所有员工投票初步选出最需要资助的10家小学。初步选出后,推荐者要对这些小学进行更详细的图文并茂的资料汇报,最后敲定3家,由公司派有关人员前往实地考察,最终确定资助对象。

  没想到,这一活动受到了员工们的热切关注和积极参与,员工们提供上的资料让周樑成更加坚定了在省内建希望小学的想法。“我们最终确定的资助对象是韶关市坪田镇长坑小学,打算投资50万元,计划在明年4月之前完工。”周樑成说。长坑小学目前的教学楼都是危房,教师的办公住宿条件也非常差。因该小学之前是由村民集资建的,因此现在年久失修却没有资金重建了。目前正在制作新建小学的规划图纸,公司会派专人前往技术指导施工,确保明年4月前完工,让孩子们在新校室按时开课。

  善事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当记者问及周樑成到目前为止行善投入了多少资金时,他笑称没去计算过,觉得行善不能用钱多钱少去衡量;对于之后行善会投入多少,他也没有预算,但他说肯定会“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因前往山区考察的员工反馈,山区小学仅有初中文化的代课老师居多,奇缺正规大学毕业的教师。周樑成听后立即又在公司内提出“培训员工,进山支教”的想法,呼吁师范专业并有教学经验的员工报名,支教期暂定1年,公司会分文不少地支付员工应得的薪酬,员工照常能享受到原有的福利和晋升机会。

  “公司选送的两名员工已于上月正式在雷州市题桥小学支教。女员工有些水土不服,孩子们都帮着她去买菜,村民们都非常关心她。这让我感到既放心又高兴。”周樑成说,若效果好,企业随后将继续培训员工,作为支教老师输送往山区最需要的学校。

  周樑成在佛山还有一个头衔,那就是禅城区台商联谊会的会长。今年9月,在他的带动下,由台商们捐资45万元建立的广西平末小学落成,其中周樑成一人便捐了20万元。周说,他希望通过组织发动更多台商,在佛山这个为台商投资创业营造了很好投资环境的地方,多做些善事回馈这里的民众,并为广东省内需要帮扶的山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周樑成告诉记者,他希望自己三年内能退休,放手让年轻人去干。他说,他有一个很聪明的儿子,有一帮很忠诚又很有干劲的员工。“我相信儿子能把公司发展好,也相信他能继承我们家一直以来的德教传统,努力经营不忘回馈社会。”

  真情对话

  我是一个努力的人

  记者:您有信仰吗?

  周樑成:有的。佛家和道家。也是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这两家都是教人向善的。

  记者:您平时有什么爱好吗?

  周樑成:我喜欢欣赏画,不分什么流派,因为我喜欢一切美的东西;还经常看一些青铜器方面的书。这些爱好都是我平日工作减压的好帮手。

  记者:您觉得自己现在是个成功的人吗?

  周樑成:不是。我是一个努力的人。

  记者:那成功在您心里的定义是怎样的?

  周樑成:应该是我的企业未来不断发展,我的员工正直、诚信、向善。

  [记者手记]

  尽孝要趁早

  在采访之前,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总,便将“周樑成”三个字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不料出来的信息寥寥无几。后来才知道,周总一向低调,对于媒体的专访要求要么婉言谢绝,要么因奔走于台湾、上海的公司而难以抽空。

  在采访中,我发现周总左手腕上带了一串女士的珠链。他对我说,尽孝要趁早。原来这是她母亲留给他的唯一贴身饰物。他说,他所在的传统家庭里,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都很含蓄。这些年他一直在内地创业却没有太多时间孝敬父母,当意识到应多抽空去孝顺二老时,母亲已经离开了他。

  和员工一起吃食堂、一起穿工服,却每天早上6时就到公司开始工作。他的员工都告诉我,周总太操劳了。后来,我不经意在周总经常乘坐的商务车里,发现一本于丹的《论语》心得。司机说,这是周总的书,在车里他时常要看。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书的封面上写着。我想起周总跟我说过的话:向善的事能让他获得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刘蓉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