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介石方山自选墓地示意图
蒋介石方山自选墓在“东北麓坡地”。这个地方如果没有人指点,一般人是不容易找到的,此处现在刚建了竹林。此址离南朝齐武帝萧赜祭天的天坛遗址不远,附近还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的“曹氏祖茔”。从一般的堪舆术上来说,风水宝地都选择在山阳,即山南坡,而不是山阴。在中国帝王陵寑中,只有赵匡胤开创的北宋王朝帝王陵特殊,陵址是“东高西下”势式,据说是当时风水先生根据“五音利姓说”卜定的。赵姓属于角音,对应“五行”中的木,木生东方,阳气在东,赵姓皇帝宜在西方安葬,陵地需要东面高于西边,才能富贵绵长,龙脉不断。即所谓“东高西下为之角地……南高北下为之征地,角姓亦可居之。”

方山定林寺僧人指示蒋介石自选墓地位置
蒋介石墓地为何选择方山北坡?原来,蒋介石羡慕方山风水好的同时,还有政治上的考虑。钟山与方山,一北一南;定林寺,则分一上一下。蒋介石首选方山,看中的即是方山与钟山的“亲密关系”,喻蒋介石对孙中山的一种敬意。
蒋介石称一生追随孙总理,多次公开表示“是中山先生的学生”,“死后也要做中山先生学生”。孙中山归葬于钟山后,蒋介石一直想着自己的风水宝地该选在哪合宜。后经太虚指点,方山进入了蒋介石选陵视线:如果在方山的北坡营建陵墓,正好与中山陵形成“对陵”,呈学生面向老师鞠躬的“师生之礼”。另外还有传言,蒋介石的老家溪口在南方,蒋选方山也有靠近一步之说。
实际上,早在1937年之前,蒋介石即注意到了方山,将墓址首选于方山,并不偶然。
1937年11月,淞沪保卫战失利后,侵华日军立即沿沪宁线,向南京疯狂进攻。为保卫首都南京,蒋介石花巨资在中华门外南郊建了很多地堡、碉堡一类的军事设施,形成一条很长的防线,时号称“东方马基诺防线”。该防线的地下指挥所就设在方山定林寺(入口离定林寺约100余米,现在可以看到)。但后来此防线未能起到军事防御作用,日本人侦破蒋的用意后,避实就虚,绕开方山防线,经南京东汤山攻打中山门。1937年12月13日,一举攻陷南京。蒋介石当年曾亲临方山地下指挥所视察。蒋站在定林寺塔前,向北方的钟山遥望,可以看到中山陵,蒋当时即心仪此地。蒋介石最早萌动墓地首选方山之意,应始于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