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爱区公所印制的“仁爱庶民饮食文化”摺页,介绍30家美味小食业者,方便民众“按图索骥”。
据台湾媒体报道,基隆市仁爱区的美味小吃,除了“基隆庙口”,巷弄内还有不少美味小吃,可能连基隆人也不知道。仁爱区公所最近印制的“仁爱庶民饮食”摺页,推荐30家小吃业者,方便民众“按图索骥”品尝美食。
负责摺页策划的仁爱区文安里里长李隆进昨天表示,基隆庙口全台知名,有什么美味小吃,很多人都已知道,其实,仁爱区的巷弄内还有许多在地人或内行人才知道的小吃,这些小吃不少经营超过20年以上,像港西街19号的刘家小吃,专卖臭豆腐、鱿鱼羹及豆干包,经营将近50年,是一家当地人都知道的老店。
他说,文化局今年8月间推出“一区一特色”活动,仁爱区长陈新埤请各社区理事长讨论要以哪1个项目为重点,会中有人建议介绍基隆庙口,但基隆庙口小吃已广为人知,最后决定由各社区推荐店家,不仅促销仁爱区,也为各社区“打广告”。
评审委员依故事性、历史、卫生、服务态度、美味及价格等方面打分数,最后选定30家业者。
仁爱区公所的“仁爱庶民饮食文化”摺页10月底出版后,附有各店的地图,很受欢迎,许多拿到摺页的民众说,外地朋友来访,不知要带他们去哪里用餐,有了“仁爱庶民饮食文化”摺页,方便许多。
仁爱区长陈新埤表示,摺页的30家小吃都是由各社区推荐及通过评审,保证“好吃”,摺页内有店家的地址、开店历史、营业时间及推荐美食的照片,摺页可到仁爱区公所柜台免费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