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图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图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苗栗公馆最近开了家豆腐店,叫穿龙豆腐坊,有人说,那是个浪漫的人在做的豆腐,这个人是吴国桢。为什么说他浪漫?因为,他把做豆腐当成一种使命、一种坚持,他要做出最好吃的豆腐,他也坚持不用不必要或有害的添加物,因为这些原则,所以他的豆腐比一般豆腐贵,但很多人只是好奇去试吃一口,这一试就知贵的原因,一试成主顾。
吴国桢的豆腐梦10几年前就开始做了,原因很好玩,听人家说卖豆腐很赚钱。他说:那时常听左邻右舍说,那个做豆腐的买了好几栋房子。梦归梦,吴国桢当时并没有机缘接触豆腐,他跟一般人一样,找到工作,就这么做下来。
困境有时也是转机,2009年受经济风暴影响,他被公司裁员,要做什么呢?他的一个朋友就说:要不要学做豆腐?这个他称之为启蒙老师的朋友会做,愿意教他,他想起陈年的豆腐梦,就这么一头栽下去。其实他也不太会。吴国桢在学了后发现,照朋友的方法,豆腐虽做得出来,但跟想象的好豆腐差很多,头已经洗下去了,怎么办?就自已研究啊。他说:我花了9个月调整温度、豆浆浓度及盐卤比例的三角问题。
9个月中他用了很多黄豆做出很多不象样的豆腐,每一次的失败代表离成功又接近了一步,9个月后终于做出他觉得不错的豆腐,并且开始卖起来,不过那时不是在穿龙坊。当时自己以为很了不起。吴国桢说:开始卖以后才知道,还是错的。
当时他做的豆腐比较硬,被很多客人嫌,每天都有客人这样说。所以,他边卖边摸索,半年后的一个清晨,任督二脉突然贯通,他终于做出他想要的豆腐,软嫩滑Q,我知道这是我要的。他说:那时真有眼泪往肚里流的感觉。9个月加上半年,才终于做成功。妙的是,当他推出这种新豆腐,也有人嫌,因为那些是他的硬豆腐的死忠客户,他们觉得豆腐太软。哭笑不得的他只好软硬兼施,两种都供应,但慢慢地减少硬豆腐的量,到最后完全消失。
到公馆开穿龙豆腐坊是机缘,公馆枣农陈淑慧觉得这个店面不错,闲置可惜,就租了下来,但要做什么呢? 一开始卖米食,但没有成功,有人介绍吴国桢给她认识,他一到这个店面就说:哦!这里可以做豆腐。于是一拍就合。
吴国桢做豆腐很讲究,要用好黄豆,初期用加拿大进口的非基改黄豆,后来陈淑慧的朋友愿意试种有机黄豆,而且他要用古法做豆腐,不加石灰,盐卤也坚持用海水提炼的天然盐卤。 初期很多人觉得他卖的豆腐很贵,市场一块才20块(新台币,下同),他的卖30(非基改)或40元(有机),豆浆市场一袋卖25元,他的要30跟50元。
嫌归嫌,生意还真不错,到现在为止每天的货都能卖光。卖光?那是多少?不到2000元。扣掉材料成本及一些基本开销,够我生活用。而这是在陈淑慧跟她姑姑常来当义工的状况下计算的。
虽然吴国桢每天清晨4点就来做豆腐,但7点才开门营业,一些吃上了瘾的在地客一早就捧了锅碗在门口等着,把刚起锅的豆浆或刚出炉的豆腐抢回家,晚一点来的就买不到了,吴国桢经常要很不好意思地跟专程来买却空手而归的客人赔礼,有时还会从锅底捞出一些残余的豆浆或切豆腐时切剩的边请他们吃,尽量让客人 不要白走一趟。
吴国桢的豆腐口感跟菜场上卖的豆腐很不同,他的豆腐一入口豆味浓郁,不必加酱油就很好吃,加了酱油更赞,菜市场卖的板豆腐都会有的涩味,吴国桢的豆腐没有,反而有一股清甜味,还有,他的豆腐相当Q弹,口感很棒。
豆浆更是极品,含在嘴里你会舍不得吞下去,不必加糖就有一股甘甜味自然产生,入喉后嘴里仍是豆香满溢。有机会到公馆玩,不妨去穿龙豆腐坊看看,如果到得够早或够幸运,你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豆浆及豆腐,当然,以预约或预订的方式,就能挂保证品尝得到了。
【联合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