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北巿金包里慈护宫“二妈”由“大妈”和“六妈”陪同回野柳“作客”,趁着退潮海蚀洞露出后,才能进洞,参拜信徒站满海蚀平台区。

新北巿金包里慈护宫“二妈”(图中)。
新北巿金山区金包里慈护宫每年农历4月16日都会送“二妈”回发现地“作客”,1500名信徒昨天随行护送,敲锣打鼓进入野柳地质公园,将她放进海蚀洞内祭拜,不少游客正好遇到,也跟着合掌祈福。
“二妈回銮”游行队伍昨天上午9时由慈护宫出发,慈护宫今年一改“车巡”方式,号召信徒以传统行脚方式,一路走到当初“二妈”的发现地,也就是今天的野柳地质公园,陪同“二妈”的还有金包里慈护宫开基“大妈”和由姊妹宫桃园慈护宫迎来的“六妈”。
绵延1公里长的游行队伍昨天下午1点半陆续抵达野柳地质公园,不少国外游客看到热闹阵头,也争相拍照,3尊神轿经过“俏皮公主”蕈状岩身旁,走下沙滩,这时正值退潮,露出崖边的海蚀洞,信徒抬下神轿,一边呼喊“进哪”,让神像安座在神龛上,随后由道士领头进行祭祀仪式,焚香祝祷,前后为时1小时结束。
金包里慈护宫董事许振煌说,距今200多年前的清嘉庆年间,有尊8寸高的金面妈祖像漂进今野柳地质公园内的海蚀岩洞里搁浅,传说有渔船暗夜回航找不到岸,发现1束红光指引方向回到野柳港,直到有人退潮时在岸边采海菜,见海蚀岩洞中坐着妈祖神像,才恍然大悟是祂庇佑渔民。
后因妈祖托梦要去住金山,离开野柳,成为慈护宫的二妈,因为二妈搬到金山后会想念野柳,所以年年送祂回妈祖洞作客,目前看到的二妈神像经过重塑,原来的8寸高二妈在“肚子”里,也成为少见“妈中有妈”的妈祖神像。
【联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