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事件:奥运圣火入台传递路线遭台当局拒绝
9月20日,中华台北奥委会蔡辰威来函,表明不再与北京奥组委进行火炬入台协商,单方面终止了会谈,从而关闭了协商的大门。当晚,国际奥委会通知北京奥组委取消奥运火炬传递入台。
拒绝理由:台当局以“矮化台湾”为由,拒绝奥运圣火入岛。
台湾民进党当局以“矮化台湾”为由,拒绝奥运圣火入岛,引发岛内外舆论哗然。台湾媒体27日报道,台当局高层原本已同意“第三国进或第三国出”的传递方案,但最终却基于政治考虑,在4月15日左右忽然态度丕变,采取强硬态度,坚持非以“第三国进且第三国出”不可。台当局之所以出尔反尔,完全是出于选举考虑,用意识形态绑架了奥运精神。
被拒始末:两岸商谈达成共识——递交报告公布路线——横生枝节圣火被拒
发出邀请 同意商谈 | 2006年11月,北京奥组委向中国台北奥委会发出参加火炬接力传递的邀请。12月28日,中国台北奥委会蔡辰威回函表示接受邀请。 |
首次商谈 达成共识 | 2007年2月12日,中国台北奥委会在北京与北京奥组委进行会谈,双方签字达成四点共识。3月27日,蔡辰威代表中国台北奥委会及台湾有关方面致函北京奥组委,确认双方签字的“四点共识”和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进出台北路线。 |
递交申报 公布路线 | 双方确认后,北京奥组委向国际奥委会申报了火炬接力境内、境外传递路线,并得到批准。4月26日,北京奥组委按计划正式公布了火炬接力传递计划路线。 |
横生枝节 | 路线公布后,台湾当局以所谓“矮化”为由,提出从“第三国”进出台北市的无理要求,单方面改变火炬赴台路线, 拒绝接受由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火炬传递路线。 |
再次会谈 |
2007年9月8日,北京奥组委与中国台北奥委会进行了再一次会谈,北京奥组委提出,双方必须在新的会谈纪要中重申“四点共识”。 蔡辰威先生提出,中国台北奥委会及有关方面从未否认过“四点共识” 的存在,但他此次来京所获授权纪要文本中不包含“四点共识”,因此不能签署重申“四点共识”的会谈纪要,并表示回台请示。 |
再生枝节 | 蔡辰威先生回台后,台湾当局再生枝节,公然否认“四点共识”。2007年9月12日,蔡辰威先生来函,正式否认“四点共识”的存在。 |
再次邀请 | 北京奥组委本着尽最大努力和对历史负责的态度,9月19日再次致函中国台北奥委会,要求其尽快确认“2月12日”达成的“四点共识”,签署火炬入台纪要。 |
最终被拒 | 9月20日,中国台北奥委会复函拒绝。当晚,国际奥委会通知只能取消奥运火炬传递入台。
至此,此前已得到中国台北奥委会确认并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火炬入台计划已无法实施。中国台北奥委会在整个事件中出尔反尔和台湾当局直接干扰破坏的种种举动,严重违反了《奥林匹克宪章》精神和国际奥委会的相关规定。事实表明,奥运圣火不能入台的责任完全在于台湾当局。 |
遗憾后果:奥运火炬入台传递取消 不再挑选替代城市
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效愚在9月21日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2008年奥运会火炬赴台北市进行传递的计划已经取消,他同时表示,北京奥组委将不再挑选其他城市来替代台北站的传递活动。
各界反应:痛批 泛政治化 不得人心
新报:体育也要扯上政治 奥运圣火入台破局 港媒:奥运圣火不赴台 扁当局只能走险棋
文汇报:政治流氓陈水扁将遗臭万年 澳门日报:横生枝节 台当局拒奥运圣火不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