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陈书》中,这样评价萧摩诃——志气奋发之时,所向披靡,气冠三军,当时的良将,虽然没有智略,但也是一代勇夫。
虽然“没有智略”是严厉的评价,但那指的是缺乏指导一国的能力,并非说他是无能的武将。萧摩诃在战场上指挥以万为单位的士兵,从来没有失败过,深受士兵信任。
萧摩诃绝对是可以和前汉的李广、后汉的关羽相提并论的猛将。他现在也被人称为“萧无敌”,这个名字中包含着己方的赞美,也包含着敌人对萧摩诃的恐惧。听到这个名字时,兰陵王的反应反而更接近陈军士兵。
“原来如此,萧无敌啊。这是个配得上那个男人的外号。”
听到兰陵王的话,秦彝皱紧了眉头。萧摩诃是敌人,怎么能称赞他呢?现在齐军在萧摩诃的豪勇面前都失去了斗志,大半兵力龟缩在阵地里不敢出战。江淮一带明明是齐国领土,现在却让陈军横行霸道。
“有什么不好的?那个男人确实很强,虽然是敌人,却堂堂正正,不使用卑鄙的手段。说实话,真想不到陈国也有这样的男人。”
月琴从兰陵王的表情和声音判断出,兰陵王渴望见到优秀的敌人,就像周国的宇文宪那样。兰陵王没有优秀的同伴,所以有优秀的敌人也好。
兰陵王反复攻击樊毅和樊猛,想要减轻王琳的压力。他的攻击取得了成果,樊氏兄弟损失惨重,只好求援。四月中旬,樊氏兄弟派出的特使赶到了寿阳东面一百二十里处的陈军据点。
那里有陈国中护大将军淳于量和忠毅将军吴超两将,及三万士兵。
吴超是吴明彻的兄长之子,三十岁左右,从十岁开始就跟着叔叔吴明彻四处征战,勇名传遍陈国。这次北伐中,吴超也在合州附近跟尉破胡打了一仗,击退了尉破胡。
“齐贼很弱,不足为惧,现在正是夺回江淮九州的好机会。”吴超一边呼喊着,一边追击着退却的敌人,终于追到了淮河边。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渡过淮河,北上黄河。渡河地点哪里最好呢?”吴超意气风发地说道。
淳于量已经六十三岁了,“侯景之乱”时表现活跃,他看到吴超急进,有些担心,于是派遣使者劝吴超慎重行军。不过,使者的速度却赶不上吴超的行军速度。
吴超率领军队快速前进,日落时分,突然看到了前方的齐军队列。侦察骑兵回报,齐军的大将是骑白马戴鬼面具的将军。
“听说戴鬼面具的就是兰陵,我正想会会他呢。”
吴超非但没有畏惧,反而异常兴奋,握紧手中长枪,行军的速度更快了。
在红铜色的落日接触到地平线的一瞬间,吴超军终于和兰陵王军交战了。双方互射了一阵弓矢后,吴超军突入了兰陵王的阵地。兰陵王的部队如同鲜花,分成了左右两部分,骑兵用短弓,步兵用长弓,对着吴超军一阵乱射,吴超的部队溃不成军。
“出来!兰陵!”
吴超的铠甲上插着两支箭,纵马突击。兰陵王挡住了他的去路。
两人的战斗激烈,但时间很短,三个回合,吴超的首级便飞上了天空。
逃亡的陈军士兵报告了此事,听到兰陵王之名,淳于量也没有独自应战的信心,于是迅速撤退,向大本营汇报了此事。
听说侄子吴超战死,吴明彻长叹一声,说道:“逸世这小子急于建功,在不该死的时候死了。”
逸世是吴超的字。
“不过,托逸世的福,我们也知道了兰陵的兵力和位置。”裴忌说道。
五十二岁的裴忌兼任军师将军和予州刺史,也就是北伐军的参谋长,不过,裴忌不是擅长奇谋的策士,而是用兵稳健、深谋远虑的良将。裴忌沉着冷静地继续说道:“我听说兰陵勇冠三军,这次知道了他不是浪得虚名。我们只要战胜齐军就行,让兰陵王一人继续成名也无所谓,让萧巴山(巴山太守萧摩诃)对付他怎么样?”
“军师将军所言极是。”
萧摩诃与兰陵王作战,其他将领继续向北追击齐军,各部队贯彻执行命令,注意彼此合作——吴明彻向陈军全体将士下达了这个命令。
吴超之死对吴明彻个人来说颇为惋惜,但是对陈军的战略毫无损伤。反之,兰陵王杀死了一个吴超,也不能改变齐军的不利局面。
“孝先(段韶)大人和明月(斛律光)大人在世时,三人中任何人说出一句话,我们便能自然而然想到最好的策略,如臂使指统领全军。可是,现在却……”
兰陵王看着月琴和沮山感叹道。虽然说了也没用处,兰陵王还是忍不住说了出来,他现在不但不清楚敌方的动向,连己方所在的位置也无法把握。
陈军二十万,齐军二十万,兵力不相上下,但是陈军却灵活运用这二十万兵力,不断扩大战果。陈军已经杀死了长孙洪略,攻陷了秦郡城,占领了江淮九州中的仁州和江州,齐军没有任何办法,只能被陈军玩弄。兰陵王好不容易才掌握了尉破胡和皮景和的动向,这两人与其说是和陈军交战,不如说是逃跑。
兰陵王知道尉破胡不值得信任,却想不到皮景和也是这样无能。
皮景和是斛律光的副将,立下了不少战功。但是,那只是因为他忠诚地完成了斛律光的命令。斛律光这颗巨星陨落,皮景和成为统帅七万大军的总指挥,而他的行为却证明不过是缺乏判断力的凡庸之将。
《北齐书》中严肃地评价皮景和:“怯懦,不敢进兵。”而兰陵王的用兵再杰出,在齐军大半都不肯行动的情况下,也不能把陈军赶出江淮,就连救出巴陵王王琳的目标都无法实现。
“王巴陵的勇猛不及萧摩诃,兵略也比吴明彻略低一筹,但是,麾下的将士却甘心为王巴陵赶赴死地,真称得上是仁义的名将。如果不救他出来,我又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
兰陵王寻找陈军的主力部队,从寿阳向东面的淮州移动。
裴子烈是吴明彻麾下的猛将,经常担任陈军的先锋,用兵果断迅速,作战非常精彩,陈国朝廷特意新设了“电威将军”的名号,封给裴子烈。
裴子烈率领二千骑兵和八千步兵,从合州快速前往淮州。裴子烈发现左边有一支部队沿着淮河流域正在向东前进,立即放出了探子侦察。
“带队的是戴鬼面具的将军。”接到报告后,裴子烈胆战心惊,但又觉得这是一个立下大功的机会。
戴鬼面具的齐将,裴子烈当然认识,那就是兰陵王。
“让敌人先走,从背后向他们发起突击。”裴子烈向部队下达了命令,握紧了手中的长矛。
虽然吴明彻下令“除萧摩诃之外,任何人不要与兰陵交战”,但是就这么放过他吗?兰陵王攻击前方的陈军,自己从背后发起攻击,不是正好两面夹击敌人吗?
跟在齐军后追了半刻,左前方出现了白色的广阔水面,那是被称为洪泽的大湖。前方的齐军突然分成了左右两部分,冲着陈军一起放箭。
“糟糕,被敌人发现了!”
裴子烈有些惊讶,但斗志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强烈,直接发起了突击,与前方的敌人激烈交战。手中的长矛杀死了三名齐国骑兵,直扑戴着鬼面具的敌将。
两人交战了大概十个回合,没有分出胜负。裴子烈的长矛如同灵蛇,刺向敌将的面门。鬼面具应声而落,裴子烈高叫一声,但是在此瞬间,裴子烈的声音有些迷惑。
“你,你是兰陵……”
鬼面具下露出的脸庞,并非传说中的白皙美貌的贵公子,而是四十岁左右精悍的武将。
“我乃齐国安东将军秦彝是也,兰陵王殿下不在此处。”
“什么?竟敢骗我!”
“被骗的才是傻瓜啊!”
一笑之后,秦彝扔掉了手中的大戟,取出了自己惯用的双铁锏。那是在四角铁棒下装着手柄,打击用的武器,被铁锏打中,连骨头都会被打碎。
两人又打了三十余合,裴子烈周围也开始了激烈的肉搏战,齐军逐渐压倒了陈军。
“糟糕!”
裴子烈意识到了自己指挥官的职责,虚晃一枪,迅速拉住马头,高叫着拼命召集士兵。
“真正的兰陵到底身在何处?”
洪泽湖边,裴子烈好不容易整好了队形,又向四面八方派出了侦察兵。等了不久,一名侦察兵赶了回来。
“我军在大岘大获全胜,之后却因为兰陵王陷入了苦战。”
右卫将军巴州刺史鲁广达此时四十三岁,是陈国的名将之一,之后在五十万隋军进攻陈国时,因为勇猛善战而广为人知。他在大岘与皮景和军交战,击败了皮景和的部队,还杀掉了皮景和麾下的将军张元范。开始追击逃亡的齐军时,兰陵王突然从侧面奇袭鲁广达,陈军战死者二千余人,鲁广达也左手受伤。
“兰陵这厮真能干,真是神出鬼没的家伙。”
裴子烈向大岘方向急行军,秦彝同时也带领军队北上增援兰陵王,两军形成了竞走之势。
大岘一带丘陵和山谷很多,地形起伏。裴子烈走近时,齐陈两军已经陷入了混战。鲁广达重整队伍,六十一岁的老将右军将军任忠赶来增援,与兰陵王交战了七八个回合,左肩被兰陵王砍伤。全赖任忠指挥有方,陈军才没有全线溃退。不过,兰陵王作战勇猛,陈军刚要恢复队形,又被打得溃不成军,无法互相支持。
这时,萧摩诃冲了过来。战场上一出现他的身影,陈军的士气一举恢复到了顶点。萧摩诃挥舞着大刀,跃马冲向齐军,兰芙蓉和綦连延长同时扑向萧摩诃, 开始了二对一的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