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和决策的能力是两个概念。决策—通过观察分析而做出决定的过 程;决策力—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
谈到决策,通常很多人会认为只有成人才有决策的问题。其实从小到大 每个人每天都在面对决策。大到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爱人,小到一 日三餐吃什么。
应该怎样决策?没有观察就没有分析,没有分析就自然没有决策。如果 分析还是一个相对客观的过程,是找出现象之间以及现象和原因之间的关系 的过程,那么决策就是一个主观的过程,即确定自己的行动的过程。我们通 过观察分析出了原因,知道现象为什么存在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 的目的是要决定自己怎样做。比如:看到阴天,就会联想到下雨,那么就要 决定是否要带雨伞。我们应该从小训练孩子的决策能力,让他们自己思考, 自己做决定并承担决定的后果。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他们独立决 策的能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
当一个人有明确的理念时,会勇敢地选择行动。行动的犹豫不决多半是 因为观念的选择仍然处于痛苦的筛选中。
遇到问题是否有分析和决策的能力是对一个人的考验。如果一个孩子遇 到问题,没有决策能力,即使他的考试分数很高,也没有意义。
孩子们在学校里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情,但是由于我们不能帮助孩子们 去分析,有时还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示出不满意,或者仅仅关注成绩,长 时间下去,孩子就不愿意和我们交流了。当孩子不和我们交流的时候,我们 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机会,孩子们自然也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如果父母能通过 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事情来让孩子理解生活,理解人性,他们才可以对生命中 的细节做出更好的决策。
中国孩子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国内可能还好些,一旦出国,这个问 题就会很快暴露。为什么?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让孩子自己处理过事情, 从来没有让孩子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过问题。孩子不是在一天早上突然长大 的,年龄只是一个标准性的划分而已。所有的存在都是过程。当然这样处理 问题的能力不是考试能考查出来的,所以,真的素质教育不依赖分数,而是 依赖于生活本身的经历。
其实,决策的能力就是面对问题时决策的表现。有的人遇到问题,很快 就作出判断,有的人则需要一段时间。所以,面对问题时,决策所需要的时 间和决策的结果与目标之间的距离都可以考证出决策的能力。纵观历史上有 影响力的人,都是在决策上有超群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