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幽默批示
雍正帝明察秋毫,批阅奏折也很认真,有的朱批还很睿智幽默,读来令人发笑。如有个官员犯了罪,在狱中给雍正写悔过书,以期得到雍正的赦免,内有“辜负天恩,羞惧交并”两句话,雍正在一旁批道:“知道你害怕得要死,不过羞愧与否倒不一定(知汝惧死实甚,然羞则未也)。”
又如在某都督的密奏上批:“我没当皇帝时,就知道你的德性,你以为朕瞎吗(朕未践祚,即谂知汝,汝谓朕为盲耶)?”
在某巡抚的奏折上批:“好好干,朕虽没见过你,但你的成绩朕了如指掌,不要说我的耳朵不管用(善治本省,朕虽未悉汝面,然汝之政绩朕皆谂悉,莫谓朕无耳也)。”
有次宫里邀请了个戏班子,欲在宫中搭台唱戏,有个御史认为此举有失体统,力谏不可以,而且还很固执地一连上了三次奏折,最后雍正不耐烦了,在奏折上批道:“你想沽名钓誉,有这三个折子就够了,如果再敢啰嗦,要你的小命(尔欲沽名,三摺足矣。若再琐渎,必杀尔)。”
还有一个批示更是让人忍俊不禁:“你以为朕是好骗的吗?你别忘了朕登基时都四十多岁了,你们每个官吏的情况我都知道,你也不例外,我没当皇帝时就知道你曾经弹劾过我,你还给我送礼物,希望我在先皇面前替你美言。告诉你,你以后给我小心着点,你的一举一动,是逃不过朕的眼睛的(汝以朕为可欺乎?汝忘朕即位之时,已年过四十矣,官吏情伪朕尽知之。朕在藩邸时,即知汝名曾列弹章,汝又送朕礼物,冀朕在大行皇帝前转圜。汝此后其小心谨慎,一举一动,不能逃朕之洞鉴也)。”
咸丰的幽默批示
咸丰皇帝很风流。他看上了一个叫朱莲芬的伶人,这个伶人不但长相出众,而且善唱昆曲,嗓音无比娇脆,平时没事还能整两首小诗,写得一手小楷好字,咸丰皇帝欣赏加喜欢,于是就经常召她入宫,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当时这个朱连芬还和御史陆懋宗有染,这下陆懋宗就不能时时见到自己的情人了,又不敢向皇上撒气,于是就劝谏咸丰,让咸丰不要玩物丧志、因色误国,那谏言写得洋洋洒洒,引经据典,很有气派。咸丰帝看完奏折就笑了,对内侍太监说:“这陆老爷吃醋了!”之后随手在奏折上批复道:“如果一条狗正在啃骨头,结果骨头被人抢走了,哪有不痛恨恼怒的!钦此。”(如狗啃骨,被人夺去,岂不恨哉!钦此。)
顺治帝找台阶下
顺治刚当皇帝时,喜欢骑马射猎,少司马杨雍建上书劝阻,顺治很生气,说我们的江山是靠武力夺来的,我现在搞狩猎活动,就是让大家时刻不要忘记备战。杨雍建不听,仍坚持劝阻,顺治看着来气,便让他跪在庭苑里,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罪过。杨雍建却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大声说:“臣只知道忠爱皇上,没有过错。”顺治一听也火了,脸色变得很难看,在杨雍建面前来回踱步,指着杨雍建一通数落。周围的人从来没见过顺治发这么大火,吓得两腿直打颤,而杨雍建却面不改色心不跳,依旧在那认死理儿。遇到这么一头犟驴,顺治简直哭笑不得,最后没办法,只得自己找个台阶下了,说:“你没听说过好事要归于君主,过错要自己揽下吗?你一个劲儿地指责我的过错,是想让别人取代我吗?”杨雍建这才叩头说:“这是臣不对。”此后,顺治帝不但没有疏远杨雍建,反而对他高看一眼,凡是杨雍建的奏章,顺治无不虚心接受。
张之洞买古玩上当
张之洞在京时,有次逛琉璃厂,看见一个古董店前摆着一个巨瓮,颜色陈旧,形状古怪,上面还刻着一些模糊不清的古老文字。张之洞左看右看,频频点头,于是问店家这东西卖多少钱,店家说那是某位大臣家里的物品,是借来陈列,装装门面的,属于非卖品。张之洞叹了口气,失望而归。过了几天,张之洞又去古董店,表示愿以重金购买古瓮,店主连连摇头,说不卖不卖。最后在张之洞的一再要求下,店主才勉强答应去和那位大臣商量一下。第二天张之洞再去,店家回话,说对方索价纹银3000两,张之洞于是又与店主讨价还价,最后终于以2000两纹银成交。张之洞得此宝物,喜不自胜,将古瓮运回武昌后,专门让人拓印了瓮上的文字,弄了好几百张,然后分赠给亲朋好友。没想到某夜雷雨大作,第二天早上张之洞再看瓮上的那些文字,早已化为乌有,而原来的黝然古色也消失殆尽了,张之洞这才知道受骗了,为此闷闷不乐了好几天。
康有为怕黑人
康有为在其所著书中呼吁创造“大同世界”,并希望所有人都能在“大同世界”里和睦相处,享受幸福。然而康大圣人第一次见到黑人的时候,却被吓得不轻,眼睛瞪得溜圆,像两粒豆子。晚上回到寓所后,心中兀自起伏难平,于是又用他那如椽巨笔继续写道:“黑人的身体,闻起来有腥味……因此大同世界里,白人与黄人的身形、样貌、素质都差不多,可以平等。而黑人的形体却不同,铁面银牙,下巴像猪,正看像牛,满胸长毛,手足深黑,愚蠢起来像只羊,看着就害怕。”
这事要不要打招呼
康有为和李鸿章商量,要把中国人移民出去,建立一个新的中华帝国。李鸿章问往哪里转,康有为坚定地说:“巴西。因为那地方的环境跟中国很像,估计中国人住得习惯。”李鸿章思索片刻,又问:“这事要不要跟巴西那边打个招呼?”
樊樊山拿沙
樊樊山任陕西布政使时,有次某县禀报说出现了沙灾,报告写得甚为滑稽,说:“前日我县境内忽然来了一股流沙,一开始只没了城脚,一会便没到了城腰,接着便跨过了城肩,现很快就要没到城顶了,请大人速派两营官兵,前来拿沙。”樊樊山不能想象那是怎样一副情形,于是提笔批道:“沙子也可以捉拿吗?这简直是一个创举。”后来有人专门作了首《拿沙赋》,其中有四句是这样说的:“似此狂沙,非拿不可,通禀拿沙,沙何处躲?”
盛宣怀买官
军机大臣、庆亲王奕劻,是个卖官鬻爵的老手,经他手卖出的官职不计其数,而且每个官职都有明码标价,不出钱是得不到的,因而当时的人们都讥讽他为“老庆记公司”。大清邮传部成立后,邮传部尚书一职空缺。奕劻于是将有资格任职的人开列了一个清单,洋洋洒洒一大篇,著名实业家、工部左侍郎盛宣怀也在其中。奕劻暗示众人:欲得此肥缺,需出银三十万两。盛宣怀不差钱,于是命人给奕劻送去三十万两纹银,没想到奕劻却说,别人得此差三十万,你得则需加倍,即六十万两。盛宣怀很生气,自恃自己在众人中资格最老,觉得此差非己莫属,也就没再给奕劻送银子。等任命书下来,尚书竟然是沈云沛,而盛宣怀只得了个侍郎的位置,充当沈云沛的副手。上任后,沈云沛依仗职权,处处压制盛宣怀,盛宣怀因而更加生气,发誓要取而代之,于是便又去找奕劻。奕劻慢条斯理,仍然向其索要三十万,并且要现金,不要物品。盛宣怀一时筹措不到这么多现金,于是连夜找来天津汉冶萍公司的空股券,杂填了一些姓名,然后用专舟运到上海,向某外商抵押借款。船至中途时,锅炉忽然断裂,一直耽误了十来天才到达上海,差点没耽误买官的事。
和尚存款
胡雪岩生意兴旺时,有个和尚到他开的钱庄中存款,因是和尚,店伙儿不好书写姓名,所以拒绝了。和尚于是便在钱庄门外不停地敲木鱼,一直敲了三日三夜,后来碰巧胡雪岩到钱庄来,问明原因,才答应让他存钱。不久,胡雪岩败落,和尚来钱庄兑现,钱庄无力支付,于是和尚又故伎重演,在门外敲木鱼不止。店伙儿见状,笑着说:“你以前敲木鱼能存钱,现在就是把木鱼敲破,也支取不了了。”最后店伙儿拿了一些妇人的衣裤给他,以折抵存款,和尚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委屈地说:“我拿着这些东西出去,都不知道会死在哪里。”
柯劭忞读书入魔
柯劭忞小时候才思敏捷、机智过人,七岁时便有“燕子不来春已晚,空庭落尽紫丁花”的诗句传世。成年后柯劭忞酷爱读书,几至入魔。有一次,柯劭忞读书时靠近炉火,袖子被点燃了却毫不知觉,当父亲发现书房里传出烟味而冲进屋里时,柯劭忞竟然抬头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有一年,柯劭忞和舅舅李季侯乘车去河南禹州,结果车在半路上过桥时,不小心翻到了河里,舅舅李季侯当场淹死,柯劭忞爬到车顶后被救下。回到家里后,柯劭忞见父亲案头放着一本书,拿起来就看,将路上遇险的事抛到脑后。父亲回来后,见他一个人在看书,便问他舅舅干什么去了,柯劭忞轻描淡写地说:“死了。”手不释卷,仍旧埋头看书。父亲大怒,一把把书夺过来扔到地上,大声呵斥道:“你舅舅死了,这是何等的大事!你竟然连说都不说,书呆子,怎么呆到了这个地步!”
苦沫菜的价值
张之洞在天津时,曾吃过当地的苦沫菜,最初也没觉得什么,等回老家后,有一天却忽然想起苦沫菜的美味,馋涎不已,于是便给天津的官长发了篇一百八十余字的三等紧急长电,说昔日在天津时有个县令曾向其供应此品,并细述苦沫菜之形状,如何吃法。当时电报刚刚设立,发电价格很贵,从天津发往北京通州的电报,每个字的费用是银元一角,在当时可以买十六斤大米或三十个鸡蛋,张之洞这一百八十多字价值几何可想而知,而且还有加急费。天津官长收到电文,急忙派人四处寻觅,却怎么也找不到这种菜,于是也发了一篇八十多字的三等紧急长电给京城的某位大官,大官于是也派人下去寻找,最后居然真找到了一小撮苦沫菜,于是花十二吊钱(五十个大钱为一吊)买下,然后将这把苦沫菜密封,加急六百里,用快马给张之洞送去。张之洞大喜。
亡八挠了
康熙到了晚年时牙齿全掉了,一日率众嫔妃在园内的池塘钓鱼取乐。不一刻,康熙便钓到一只鳖,众人都很兴奋,纷纷道贺,没想到起杆的时候,鳖却挣脱鱼钩跑了。一个妃子感到很可惜,便叹了口气,不假思索地说:“亡八挠了。”(注:北京话谓走为挠)皇后则说:“光景是没有门牙了,所以咬不住钩子。”那个妃子听了,斜眼看了看康熙,掩起嘴笑个不停。康熙知道这个妃子一定是在笑自己没牙,于是很生气,鱼也不钓了,起驾回宫,从此也不再传唤那个妃子侍御。
东方玩笑
1898年10月20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标题为《李鸿章结婚了吗?》的报道。报道上说:“来自香港、横滨的‘日本皇后’号邮轮,带回了一批东方的报纸,说李鸿章与慈禧太后已秘密结婚。”“据《中国邮报》报道,西太后与李鸿章于9月22日上午在一个叫“Sinfa”庙的地方成婚。随后,这对新婚夫妻乘火车前往天津,为了防止他人尾随,他们还将经过的铁路予以拆除。新婚夫妇将到旅顺港欢度蜜月。光绪皇帝为此暴怒不已。”说得有鼻子有眼,舆论一时为之哗然,没想到第二天《纽约时报》又登载了一篇报道,辟谣说:“这是一则东方玩笑。”
黄鱼与粽子
乾隆南巡到广陵,一天问近侍太监:“朕听说二十四桥的黄鱼和粽子甲天下,你们外出时可曾见到?”乾隆说的黄鱼和粽子,其实是代指当地妇女的天足和缠足。近侍太监不知当地有此说法,便朗然答道:“满大街都是。”乾隆听后微笑不语。第二天午饭,御厨竟然特别上来两道菜:一个是红烧黄鱼,一个是火腿粽子。乾隆想到昨天内侍太监的误解,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满朝皆忠臣
乾隆乘龙舟巡视黄河,见岸边有个老农在耕作,便想问问民间的疾苦,于是派人把农夫请到船上,问他今年的收成怎么样,本地农业发展的前景如何,地方官有什么政绩,农夫一一作答,乾隆很是满意。之后乾隆让农夫见过随行的诸位大臣,看看他们哪个是忠臣。因皇上有令,诸位大臣不得不一一报上姓名,然后向农夫拱手作揖。其中有知道自己劣迹斑斑,在民间口碑不好的,生怕老农从哪里听说过,会一不小心说出来,因而吓得两腿直打颤,就差尿裤子了。没想到农夫转了一圈,回头对乾隆说:“满朝皆忠臣。”乾隆就问他:“你怎么知道都是忠臣?”农夫说:“我看见戏台上的奸臣,如曹操、秦桧,都是大白脸,像冬天的雪一样,今天这里各位大人的脸没有那样的,所以断定他们都是忠臣。”乾隆听后哈哈大笑,诸大臣也松了一口气。
张之洞出糗
张之洞训练新军,一天阅操时,张骑了一匹老马,踯躅而行。途中过一小山,上坡时,有四个士兵拥着马一起上山,很快就上去了。没想到下坡时,士兵们无法用力,那匹老马突然跃起,狂奔而下。张之洞大惊失色,急忙趴在马背上,死死抓住缰绳不敢放手,等马下到平地,才又重新坐起。士兵们看后无不掩口而笑。
还有一次,张之洞视察某学堂,因为匆忙,只穿了马褂和开气的袍子,却忘了穿里面的衬裤。到了学堂,张之洞开始一脸严肃地视察,没想到忽然起了一阵大风,一下将张之洞的气袍吹开,露出了里面的红色底裤,而且底裤上的蓝缎绣花裤带,以及挂着的香囊、鼻烟壶等物全都历历在目,张之洞慌忙遮掩,随行众人皆相视而笑。
张之洞有个毛病,有时发下什么号令,自己转眼就忘了。有一次,有几个出洋的学生整装待发,突然传来命令,说张之洞准备近几天召见他们。学生们以为总督大人一定有什么特别交代,于是纷纷把行期错后,找间旅馆住下,日日等候。没想到一个月过去,居然音信全无,原来张之洞早将此事忘在脑后了,学生们误了行程,大为愤慨,于是散发传单声讨张之洞。后来幸亏张之洞的得力助手梁鼎芬从中调停,这事才算过去。
张之洞也有糊涂的时候
张之洞曾上奏清廷,要把上海制造局迁到芜湖去,理由是:上海临海,一旦与洋人失和,制造局很容易被敌人抢占。清廷于是让人估算搬迁费用,结论是:需纹银三百万两。于是有人提出质疑:“如果有三百万两纹银,何不另外再建一座制造局呢?而且一旦与洋人失和,敌人能占领上海制造局,难道就不能占领芜湖制造局吗?看来张之洞大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啊。”
李鸿章的骂里乾坤
李鸿章好骂,而且越是亲信和倚重的人,骂得越厉害,因此他属下的幕僚都以被骂的多少和轻重,作为衡量是否被李鸿章重视的依据。李鸿章任湖广总督时,有个人想谋个中军的位置,因此人平时与藩司不和,朋友担心此事会办不成,没想到此人胸有成竹地说:“这个不用担心,前日中堂已经骂我滚了。”此话传开,一时成为笑柄。
穆彰阿告别
穆彰阿是道光朝的权臣,因揽权纳贿,排斥异己,朝怨沸腾,咸丰登基后便将其罢黜了。穆彰阿临死时有桩笑话,在当时广为传播,引为谈资。死前三天,穆彰阿遍发请柬,广邀亲友门生故吏,说定于某日某时辞世,届期望屈临一别。到了这天,众人如期而至,穆彰阿设盛宴数十席,与众亲朋一一把盏话别,精神抖擞,一连喝了十几杯,一点要死的迹象都没有。宴席进行到一半时,穆彰阿突然望着脚下日头的影子,自言自语说:“是时候了。”然后起身对众人一拱手,说:“请诸君稍待,等我沐浴更衣之后,再和诸位告别。”过了一会,穆彰阿穿戴整齐出来,在椅子上坐定,拱手向众人说:“少陪少陪。”说完便真的闭上眼睛一动不动了。后来有人说,当时穆彰阿进去沐浴更衣时,早已经服毒了。
地图与英吉利
尚书万青藜常有惊人语。西方人绘制的地图,中国在亚洲的东部,还没有一巴掌大。万青藜看后很生气,说:“中国不应才这么大点,这简直是在欺侮我们。”有次谈到外国,他发表议论说:“天下哪有那么多国家?想来不过两、三个国家罢了,今日英吉利,明日又称意大利,后日又称瑞典,都是在蒙骗中国人。”又说:“西方人说话不实在,比如英吉利,应该是三个国家,现在只有英国来了,吉国、利国却从未来过。”
李鸿章害怕“恭喜”
中日甲午一战,清廷诸臣多将战败的责任归咎于李鸿章,李鸿章无以自白,被削官爵后,隐居于北京的贤良寺中,每日惴惴不安,不知未来命运如何。一天晚上三更,李鸿章忽然听得寺门前车马嘈杂,人声鼎沸,一会儿便有太监进来传旨,说太后、皇上召其立刻觐见。按照满清的朝例,皇帝召见大臣,一般都是在早朝时候,凡是晚上召见的,大都没什么好事。李鸿章接旨后,骇然失色,一时不知如何是好,等情绪稍稍稳定,急忙进屋关门写好遗嘱,告诫子孙世世不得为官,这才更衣入朝。进殿前,李鸿章碰巧遇到了恭亲王奕訢,奕訢向李鸿章一拱手,说了句“恭喜!恭喜!”按照清廷旧例,大臣被赐死,执刑官都要对其道以“恭喜”,李鸿章闻听“恭喜”,更加惶恐不安,断定自己老命休矣。等入朝觐见后,才发现西太后和光绪帝正秉烛以待,原来是要任命他为全权议和大臣,并将其官复原职。李鸿章从大殿退下,已是汗流浃背,内衣全都湿透了。后来李鸿章和别人谈及此事,仍心有余悸。
和珅骂县令
乾隆时,和珅权倾一时,地方官进京,都以受到和珅的接见为荣。有一次,山东历城的县令进京,也想求见和珅一面,以便日后向同僚夸耀。县令自知人微言轻,和珅不可能接见他,于是便花了两千两银子贿赂好看门的人,让其在门前跪迎和珅。和珅回府,见门前跪着一人,便问是干什么,回答说是历城县令,特前来拜见中堂大人,没想到和珅大为光火,在轿子里呵斥道:“县令是何虫豸,也敢来见老夫!”让人把他轰走了。县令闹了个灰头土脸,一时传为笑柄。
乾隆的谜语
一天,乾隆和众大臣在亭子里赏雨,一会雨势渐猛,地上坑洼之处全被填满,坡间小草也渐被淹没。乾隆于是出了个谜面:“大了,小了,小了,大了。大了就没了。”让众大臣猜是什么东西,众臣都猜是雨中的小草,乾隆哈哈大笑,连说“错了,错了”,于是又问纪晓岚,说“你总该知道的”。纪晓岚不慌不忙地答道:“皇上所说的一定是小儿的囟门(注:婴儿出生时,顶骨与颅盖诸骨尚未接合,所形成的骨间隙称为囟门)。”乾隆点头称善。
纪晓岚医瘤
纪晓岚喜诙谐,朝士常遭其侮弄。有次某地太守前来拜谒,纪晓岚见其左额有个肉瘤,大如核桃,便惊讶地说:“你是朝廷命官,此瘤不去,观之不雅,而且缺少威严,不如趁早根除了吧。”太守一脸愁苦地说,这是顽疾,自己找了好多名医医治,都不见有什么效果,现在成了一块心病。纪晓岚微微一笑,说:“不妨事,烂面胡同里住着个刑部郎中,是蒙古人,善治各种疣瘤,妙手回春,手到病除,你可以到那里去试试。不过他的手艺轻易不肯示人,你须得带重金前去,方可让他替你医治。”太守一听很高兴,第二天便备重礼前往,郎中听说来客,急忙整理衣冠出来相迎,太守一见,发现郎中的右额也长着一个肉瘤,和自己的大小差不多,才知道是纪晓岚在戏耍自己,不觉哑然失笑。
戏弄张之洞
清朝官场礼仪,司道拜见总督或巡抚,总督或巡抚可以不迎接,但是司道如果告退,总督或巡抚则一定要将其送到仪门之外。张之洞行事古怪,往往不按套路出牌,在任湖广总督时,对一些慕名来访的名士礼貌周到,往往都要送出仪门之外,而对一些官员却并不在意,有时最多送到厅门便完事了。一次一个布政使来访,张之洞依然如故,送到厅门便欲转身回去了,搞得布政使心里老大不痛快。又有一天,布政使再次拜访张之洞,说完事后告退,张之洞仍然送到厅门止步,布政使见状,忽然小声对张之洞说:“请香帅(张之洞号香涛)多走几步,本司还有话要说。”张之洞不知何意,于是便跟着往前走,结果一路上布政使并不说话,等到了仪门了,布政使还不开口,张之洞便忍不住问道:“请问贵司有何话说?”布政使闻言转过身,对着张之洞长揖一躬,说:“我没有什么话说。只是按照我大清的礼仪,总督送司道,应当送到这里,现在到了,大帅请便。”张之洞差点没气背过去。
可惜是空的
和珅虽位高权重,说话却极其粗鄙浅陋。有次乾清宫演礼,见诸王大臣中有许多长相俊雅的,和珅便嘲笑说:“今天是孙武子教演女儿兵啊。”又一次,安南国进贡了一座金狮像,底座是空的,和珅看后惊诧道:“可惜里面是空的,不然可以多得些金子。”
张之洞图吉利
张之洞凡事喜欢图个吉利,其三子娶媳妇时,婚筵上陪新郎的是“福寿双全”四人。“福”是汉阳县的薛福祁,“寿”是江夏县的杨寿昌,“双”是督署文案知府双寿,“全”是自强学堂俄文总教习候补道庆全。四人在席间一起道贺:“祝公子福寿双全。”张之洞听后美得合不拢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时,有次要入京公干,同僚在黄鹤楼为张之洞设宴饯行,幕友梁鼎芬得知后,极力反对张之洞赴宴,并解释说:“黄鹤楼绝不可去!前人崔灏不是有诗说‘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吗?你若去了,岂不预示着大人此番进京,再也不能回任了吗?”张之洞一听,急忙推辞掉了黄鹤楼的盛宴。
恭亲王还活着
1884年5月2日,美国《芝加哥每日论坛报》发出了一篇震撼性的报道:“中国前总理恭亲王(奕訢)自杀身亡”。这篇报道回顾了这位中国总理“两起三落”的政治生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且拿美国国务卿西华德来做陪衬。据说,每当西华德谈起中美关系,为了强调自己的权威性,最爱将恭亲王挂在嘴边:“恭亲王与我共同认为……”而此时52岁的恭亲王还好好地活着。
康有为得末等奖
1895年“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名彻神州。有次上海举办了一场名为“何为当今中国变法当务之急”的征文大赛。康有为信心十足、踌躇满志地前去参加,结果在85位获奖者中,康有为只得了一个五等末奖,奖金为3两银子。
先洗脸、后参选
东王杨秀清下令,让13至16岁的少女统统到官府报到,以备选入后宫,如有违抗,便追究其父母的责任。于是各家父母只好用泥土灰石弄脏女儿的脸,活生生把美女扮成了丑老太婆,然后去官府报到,应付差事。谁知在报到处,杨秀清早已命人用盆子盛满了清水伺候,并责令前来报到的少女:先洗脸、后参选。
手提金缕鞋
叶志超兵败平壤,狂奔中鞋子跑丢了,于是就穿着袜子接着跑。蒯礼卿听说后揶揄他说:“所谓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便是指的将军”。
我佛今年,我公明年
光绪戊申年八月,袁世凯五十生辰,在东安门外北洋公所搭台唱戏、大摆寿筵。当时有个名士想拍袁世凯的马屁,于是便献上一副寿联:“戊戌八月,戊申八月;我佛万年,我公万年。”前联是说袁世凯在戊戌年八月政变得势,后联兼颂西太后老佛爷。到了十月份,慈禧死了,袁世凯也被罢官,有好事者于是将此联改为:“戊戌八月,戊申十月;我佛今年,我公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