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亚洲的第一名

时间:2013-10-15 10:21   来源:中国台湾网

  也许你问我,既然前面的“长老们”,譬如Patrick Manson,譬如孙逸仙,已经完成这么多重大的贡献,还有什么是你们这一代人,是你,可以做梦,可以挑战,可以全身投入,可以奉献和追求的呢?今天的世界,还有什么未完成、待完成的使命吗?

  我相信有。

  43岁的Patrick Manson在创建西医学堂之前,研究过他所处的时与地。地,是香港,那时香港华人的医疗照顾与洋人相比是一个悲剧的状态。时,是晚清,传统的价值体系正分崩离析,而新的秩序和结构还未成形。孙逸仙毕业时26岁,每天从上环爬上陡峭的石阶上学,无时无刻不在“诊断”这个社会的存在状态,思索如何为人创造更大的幸福。

  那么你们所处的时和地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先看看你们是谁。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学生,20%来自医学专业家庭,也就是说,这20%的学生有双亲或者双亲之一已经是医生或护士。你们之中60%的人,父母那一代已经具有高等学历。 很明确地说,你们是社会的精英层。即便现在还不是,将来也会是。

  而你们所身处的社会,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香港这个“村子”,有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享有近三万美金的每年人均所得,700万居民中却有123万人生存在贫穷线下。所谓“贫穷线”,指的是收入低于市民平均所得的一半以下。如果这听起来太抽象,没感觉,你试试看走到大学前面般含道的某一个街口站一会儿,数一数放学回家走在马路上的学童:一、 二、三、四,在香港,每四个孩子之中,就有一个生活在贫穷线下。

  我不知道你是否注意过,在最繁华、最气派的中环,那些推着重物上坡的白发老婆婆是如何佝偻着背,与她的负荷挣扎的,在你们所属的这个社会里,40%的长辈属于贫穷线下的低收入户。来到香港机场的访客,马上会被一个漂亮的招牌吸引,广告词很简单:“香港是亚洲的世界大都会。”这个广告没说出来的是,香港是亚洲贫富不均第一名的大都会。在全世界的已开发地区里,香港的分配不均,也名列首位。

  你和我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最特殊的地方就是,一个摄影师不必守候太久就可以在街头捕捉到这样的画面:刚好一辆Rolls Royce缓缓驶过一个老人的身影,他正低着头在路边的垃圾桶里翻找东西。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