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粮民》作者新书再次关注底层苦难:另一个世界

时间:2012-12-20 09:26   来源:凤凰读书

爱新觉罗 蔚然 / 中国致公出版社 / 2012-12 / 32.00元

  近日,《另一个世界:不能忘却的苦难札记》一书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选取了作者爱新觉罗o蔚然前一部作品《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中40篇可读性极强,并具有典型意义的篇章集结而成,由青年作家曾勋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评述,使内容更具震撼力,也更发人深省。

  呈现底层生存状态,帮扶山区弱势群体。

  该书共分为“饥饿的记忆”、 “哭泣的童年”、“遗忘的承诺”三辑,分别从不同角度勾画出农村留守儿童、老人以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呈现出一个大多数人只是听说却从未接触过的底层群体生存状态。作者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我随男主人去农户家走访回来,正准备进厨房把行李取出绑上自行车去下一个村寨,就在我将要走到厨房门口时,正好看见女主人把两块猫啃剩下的脏面包分给两个小孩子吃,小孩子吃得是那么香。当我从木板缝隙中看到这一幕时,心就像刀绞一般疼痛,我赶紧扭过头把视线移开。”此类例子俯仰皆是,叫人不忍淬读。一位编辑看后说:“像‘四个月吃了一次我剩的菜,把孩子乐坏了’这样的章节,看了难受了一天,穷的真是触目惊心啊”。还有人感叹:“孩子们真可怜,这个应该给某些政府官员当枕边书。不抓紧把这些问题解决,怎么能安睡。”

  该书作者爱新觉罗·蔚然是文化及“三农”问题学者,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长期致力于消除贫困研究与实践,于2006 年启动帮扶“万村行”工程,帮助贫困家庭走上健康、良好的发展之路。行程数万里,走访数千户,记下数百万字的考察日记,拍下近万张记录照片,堪称一部当代中国贫困乡村最深入的社会调查文本和贫困人口的全景生存实录。这些素材后来编辑整理成《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出版,引起了巨大反响。书中以近百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对当下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力唤全社会关注这些似乎被遗忘了的人们。该书文字朴实,情感炽烈,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终因真实撼人的感召力荣获第十届(2008-2011)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除了学者身份,蔚然更是一位富于爱心和责任心的公益志愿者,不坐论、不空谈,身体力行的走进需要帮扶的个体,并不辞辛劳的去唤醒这个社会,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行动力,也正是这个社会急需的行动者。

  学者深刻反思贫困,教会城里孩子珍惜。

  蔚然还是一位具有人文精神的传道者,《另一个世界》能出版,也是因为他意外发现,《粮民》这本本来是写给成人的,给学者和决策者看的书,居然能引起孩子们的关注,甚至能触动并改变他们的生活观念。所以激励他想让更多青少年看到有这样一个世界存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家庭结构的变化,对下一代的教育越来越引起家长的注意。第二代独生子女,简称“独二代”,如今很多青少年属于这个群体,他们的喜怒哀乐牵动着一家人的心。独二代由于生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特点,尤其是6+1结构的家庭环境特点,使他们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特殊性。比如耐受挫折,独立性差,没有分享精神,铺张浪费等。这几乎成为了很多孩子的通病。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孩子缺乏苦难记忆,没有受过挫折。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年轻一代的人格缺陷将会对社会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蔚然的新书给家长和社会带来了教材。

  这本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深情而翔实,很适合现在的青少年阅读。弥补了青少年的课外读物对苦难认知的匮乏。培养爱心的同时,也学会珍惜。

  出版人贺雄飞在序言中写到:“书中描述的情景对于城市孩子来说太过陌生,甚至对于大多数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来说,也是闻所未闻的,不是因为我们富裕了,而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他们--处在这个国家神经末梢的人群。所以,我向所有读者推荐这本书,不管你是城市人还是乡下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成人还是孩子,这本书都会传递一个关于贫穷与苦难的信息,促使我们反思眼前的生活。”

编辑:刘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