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个世界:不能忘却的苦难札记》 研讨会现场
近日,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的《另一个世界:不能忘却的苦难札记》在字里行间书店举行了新书研讨会。该书作者爱新觉罗·蔚然先生、致公出版社社长、青年国学家刘伟见、本书策划人、出版人贺雄飞先生、著名画家丁未就中国边缘山区农民的贫困、三农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另一个世界:不能忘却的苦难札记》选取了作者爱新觉罗·蔚然前一部作品《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中40篇可读性极强,并具有典型意义的篇章集结而成,由青年作家曾勋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评述,使内容更具震撼力,也更发人深省。
该书共分为“饥饿的记忆”、 “哭泣的童年”、“遗忘的承诺”三辑,分别从不同角度勾画出农村留守儿童、老人以及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呈现出一个大多数人只是听说却从未接触过的底层群体生存状态。作者在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情:“我随男主人去农户家走访回来,正准备进厨房把行李取出绑上自行车去下一个村寨,就在我将要走到厨房门口时,正好看见女主人把两块猫啃剩下的脏面包分给两个小孩子吃,小孩子吃得是那么香。当我从木板缝隙中看到这一幕时,心就像刀绞一般疼痛,我赶紧扭过头把视线移开。”此类例子俯仰皆是,叫人不忍淬读。一位编辑看后说:“像‘四个月吃了一次我剩的菜,把孩子乐坏了’这样的章节,看了难受了一天,穷的真是触目惊心啊”。还有人感叹:“孩子们真可怜,这个应该给某些政府官员当枕边书。不抓紧把这些问题解决,怎么能安睡。”
该书作者爱新觉罗·蔚然是文化及“三农”问题学者,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他用实践证明:贫困问题不是贫困问题,贫困问题是地方干部不作为的问题。我始终强调这点,如果基层干部把他责任范围内的,本职范围内的工作,拿出1%的心思和精力去完成,去关心一下农民,在中国农村贫困就不再是问题。因为中央财政扶贫力度很大,自从55年开始,扶贫资金如流水,但是到农民那里什么都没有了。
从《粮民》到这本新书的出版,蔚然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注从未减少。对此,出版人贺雄飞给予了肯定,他认为,现在真正关注底层的学者和作家不是很多,很遗憾莫言关注农村还不够,蔚然穷,他帮扶更多的是精神层面。所以我觉得蔚然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蔚然长期致力于消除贫困研究与实践,于2006 年启动帮扶“万村行”工程,帮助贫困家庭走上健康、良好的发展之路。行程数万里,走访数千户,记下数百万字的考察日记,拍下近万张记录照片,堪称一部当代中国贫困乡村最深入的社会调查文本和贫困人口的全景生存实录。这些素材后来编辑整理成《粮民:中国农村会消失吗?》出版,引起了巨大反响。书中以近百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对当下农民问题进行了深度的剖析,并力唤全社会关注这些似乎被遗忘了的人们。该书文字朴实,情感炽烈,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终因真实撼人的感召力荣获第十届(2008—2011)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