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大书法爱好者的特大喜讯!故宫博物院携手江苏丹徒推出首部原版中国书法名家全集《米芾书法全集》!
“全集”将存世的米芾墨迹和刻拓本进行汇编,收录了七十余件米芾真迹与众多宋拓精刻的米芾真迹刻本。历时数年,为书画爱好者精心呈现了一部规模空前的个人书家作品集。
“全集”整合了海内外的米芾作品资源,彩色原样,印制精美,装帧古雅,填补了米芾书法出版编辑的空白。为书家提供了研究、临习、鉴赏米芾书法作品的全貌,对认识学习和弘扬我们优秀民族文化有深远的意义。
首发--全集涉及的原物拍摄质量高,首次正式出版的文物比重大。拍摄的书法和碑帖文物215件(故宫藏153件);一级文物80件(故宫藏35件);首次正式出版的文物136件(其中碑刻与丛帖中的米帖99%为首次出版)。原物首次出版的意义重大。博文--全集集结的博物馆资源堪称空前,收录的藏品辐射海内外各大收藏机构,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大阪市国立美术馆、日本书道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物馆等等。审慎--全集收录的版本讲究溯流探源,具有重要的比较研究价值。如故宫原藏两册的《绍兴米帖》,与国图所藏及民国时期所印而今不知下落的《宋拓米襄阳帖》,二者内容相近达95%而精神气韵却有异,最终一并收入全集。此外《英光堂帖卷三》有宋拓本,与清徐渭仁翻刻本,前为木刻,后为石刻,二者神情颇为不同,皆一并收录。严谨不敢偏颇,但求在版本对比中突出各自的艺术价值和美术价值。装帧--全集除内容的学术性和资料性兼具以外,在装帧包装上还很注重古典风韵与使用功能的结合,为其收藏价值与鉴赏价值加分添彩。
米芾书法全集前言——王连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米芾是宋代书法新风的代表人物。宋代书法是中国书法鼎盛的魏晋和隋唐书法的转折,但它还是能与晋唐相提并论,这就是前人所谓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尚意书风的形成,首先同唐末五代战乱造成的经济文化的巨大破坏有关。这时唐及以前的师生父子书法亲相传授法的传统已断,唐代书法遒美是入仕途径的科目业已废除,特别是唐代书融南北,新兴楷书法度高度成熟,而国势强盛,文治武功显赫,宗教文化也十分兴盛,社会对庄严端正的碑版楷书需求很大,唐人书碑的辉煌成就后人难以逾越。宋代因国势不强,宗教观念相对薄弱,铭功纪事的书碑之书社会需求大减,这样书法的抒情功能自然就应运而生。这方面北宋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从理论上的探索和建树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宋代书法已经没有了魏晋隋唐书法所附丽的文字更体带给的体势结构笔法的变化,因此需要更多的人的思想意识的主观能动的介入。而实践成就上取得突破的则是苏轼、黄庭坚和米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