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文情报告(2011-2012)》近日正式“出炉”。自2003年起的9年间,这一系列关于中国文情的宏观考察报告已连续出版了9种。在文化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下,《中国文情报告》已经成为概要了解文学与文坛的“必读”书目。
这部“文学蓝皮书”由白烨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课题组成员包括贺绍俊、李朝全、陈福民、陶庆梅、马季、王冰等。该书针对2011年中国文学与文坛的发展与走向、现象与成果、经验与问题等进行了细致的扫描,总结出年度文学的宏观走向,及其发展演进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文情报告》指出,从创作所呈现的局面来看,以文学期刊为阵地的传统型文学在守望中继续坚持;以市场运作为手段的市场化文学在寻索中不断铺展;以网络传媒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在分化中强势繁衍。面对这种“丰繁多样”的文学现状,该书课题组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观察和梳理。
《中国文情报告》还对一些文学领域的焦点性现象和倾向性问题进行捕捉与评说,如长篇与中短篇小说的生产失衡、文学阅读中的浅俗化走向等。该书指出,从2011年文学诸方面的表现来看,当下的文学与文化呈现出“很难一言以蔽之”的纷繁现状,这是文学、文化内部与社会、时代外部的多种因素合力构成的。置身于这样一个全新的环境,文学工作者无疑任重而道远。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文情报告》研讨会上,专家对该课题组的工作成果给予肯定,并提出了建议。(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