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深圳读本》浓缩30年激情岁月

时间:2010-08-24 16:21   来源:深圳商报

发布会上,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赠书仪式。

  作为庆祝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的一份厚礼,《深圳读本:感动一个城市的文字》自去年第十届深圳读书月期间面世后,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一部可延展的开放性文本,《深圳读本》的修订增补工作一直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进程而不断延续。日前,2010年新版《深圳读本》已由海天出版社重新出版。

  除了文化老人季羡林1984年在罗湖桥头的感慨,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1988年喊出的“人民要有知情权”等历史瞬间之外,新版《深圳读本》里增加了华为CEO任正非写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那篇著名的《华为的冬天》,还有去年刚刚诞生的深圳读书月之歌《云在青天书在手》、“打工诗人”郑小琼为改革开放30年而作的《深圳,深圳》等20余篇文章,更完整地再现了特区30年的激情岁月。

  23日下午,《深圳读本》2010年新版在中心书城南区大台阶首发。据了解,该书目前已在深圳三大书城全面上架。

  梳理深圳30年生态肌理

  “本书的编纂受到了戴安娜·拉维奇所编《美国读本——感动过一个国家的文字》的启发。”谈起策划灵感,主编姜威告诉记者,最初是想从深圳改革开放30年浩瀚的文库中,找寻那些曾经感动深圳人、曾经带给他们信心和指引、曾经鞭策他们前行的文学作品,把它们结集成册,以文为镜,透视和捕捉深圳30年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生态肌理。

  据介绍,新版《深圳读本》约40万字,共分散文、诗歌、歌词、小说·报告文学4卷,总收录散文32篇、诗歌51篇、歌词13首、小说集报告文学8篇。其中很多篇目都反映了深圳30年的一系列重大轨迹,记录了几乎每一个关键的历史阶段、重大事件及重要概念,一些篇目的名称甚至一度成为当时的社会流行语。

  如徐敬亚为《中国现代诗群体大观1986-1988》所作的前言《历史将收割一切》、刘西鸿的《你不可改变我》等,无一不与当时社会大潮契合;也不乏一些文史大家对深圳的观感和回忆,如季羡林的《深圳掠影》、黄裳的《深圳》、余秋雨的《大空间的深圳文化》等。既有生活于斯、奋斗于斯的人们的情感抒发,如安石榴的《在一座城市中搬迁自己》、闾丘露薇的《深圳的日子成就了我》;又有在深圳成长起来的企业家的感悟与思索,如王石的《生命在高处》、任正非的《华为的冬天》,更有为特区呕心沥血的领导者为深圳的呼吁,如袁庚的《人民要有知情权》、梁湘的《请把我埋在梧桐山》等等。

  增补“新读本”达20余篇

  2009年11月,《深圳读本》初版后,即在读者,尤其深圳读者之间激起强烈反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被浓缩在这本书中,感动着、鼓舞着、激励着老一代深圳人和年轻的深圳移民。市委书记王荣读过此书后,也感慨竟有那么多的大家学者留下了那么多的关于深圳的肺腑之言,亦为书中所展示的深圳精神所感动。

  由于读者的再版呼声甚高,在特区而立大庆之际,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海天出版社又推出了2010年新版《深圳读本》。与2009版相比,新版对开本、封面、版式都重新进行了规划与设计,在选材上为了保持入选作品的完整性,则忍痛割舍了旧版本的小说节选和报告文学节选,增补了时代需要的、读者强烈推荐的关于深圳的有震撼力的20余篇作品。

  这些增补作品或者是近一年内对深圳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文章,或者是上一版未能及时收入的“遗珠之憾”。其中诗歌部分增补最多,包括丁当的《莲花二村从不下雪》、“打工诗人”郑小琼为改革开放30年而作的《深圳,深圳》、太阿的《CBD豪宅社区遭遇蛙声一片》、湘南无雪的《深圳,一只奔跑的羊》等等。此外,散文部分还增补了任正非写于2000年的著名文章《华为的冬天》,歌词部分增补了去年影响全国的《云在青天书在手》和《走向复兴》等。

  发布会上,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赠书仪式。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首批向全国各地希望小学83家、青工代表和武警战士捐赠《深圳读本》1000册,江西省于都县的“长征源小学”校长肖永辉也风尘仆仆赶到深圳,专程参加赠书仪式。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