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系纠葛是“双英”的大选罩门
图片来源:台商杂志
文|张友骅(台湾电视节目名嘴 著名军事评论家)
在金溥聪积极奔走、黄敏惠两度婉拒下,马英九最终选择与吴敦义搭档,代表国民党征战2012年大选。对吴敦义的出线,政坛人士虽不意外,但成局过程却暗潮汹涌,表明国民党内部整合出现难以弥缝的问题。
据国民党高层人士指出,马英九决定副手人选的过程,全然是黑箱作业,听凭金溥聪居中穿梭,没有征询部分大老意见。上从连战、萧万长、王金平、宋楚瑜,下至副主席江丙坤、蒋孝严、台北市长郝龙斌、新北市长朱立伦、台中市长胡志强等人,于马吴配成局前均未与闻决策,待定案时连战等人才间接得知吴敦义将“带职参选”,令蓝营大老对马英九决策风格颇不谅解。
其次是,马英九在选副手过程,竟然不与萧万长磋商。趁萧担任特使出访巴拉圭过境纽约时,于台北大搞“马吴配”成局消息,使远在海外的萧万长被问及此事时,处境相当尴尬。此举看在大老眼里,无不对马态度保留。再者,当马吴配传言甚嚣尘上时,马曾二度征询嘉义市长黄敏惠意愿,讵料经黄氏家族开会讨论后,认为黄资历尚浅,若直接跃至马的副手,易成党内箭靶,对黄的仕途未必有利,黄因而婉拒马的好意。消息传出,曾令吴敦义惊出一身冷汗,表明马瞻前顾后的选战布局,均是少数决策,从未顾及大老们的存在。从萧的反弹、黄的婉拒、大老的不满到地方派系的观望,使马吴深感选战氛围诡谲多变,为确切掌握地方派系票源,完成从上到下的一条鞭选战指挥体系,经金溥聪运作,一定要吴敦义带职参选,意图运用执政优势,以收买派系为马英九所用。其具体做法是,为顺利收编派系,吴挟庞大行政资源,诱劝中南部地方实力派领袖出马为国民党而战,尤其在中南部15个艰困选区,若派系领袖主动请缨,胜则当选,败则入阁,以此优渥条件,劝诱派系为马吴抬轿,企图将国民党执政与派系利益绑在一起。
然而,这套如意算盘,派系领袖似乎不领情,反而是坐山观虎斗,目的是等马吴征召,唯有采取征召,马政权才会拨选战专款供派系运用。确切地说,马吴要票、派系要钱,类似这种合作模式,对政治一向缺乏安全感的马吴而言,则是另类挑战。因为马吴深知,能说动这些地方派系人物的不是金溥聪、吴敦义,而是连战、王金平等人,由于连王等人是马金吴选战体制外的边缘人,要连、王等人出面,必然会切割铁三角的权力,除非马金吴让步,请连、王等人参与决策,否则问题难解。面对即将到来的选战压力,地方派系实力人物如许舒博、翁重钧、王昱婷、高思博等人已表达罢战立场,而三大诸侯郝龙斌、朱立伦、胡志强又未必认同马金吴体制,使马金吴选战在内有大老不满,外有派系抵制情势下,能否赢得胜选令蓝营颇为忧虑。
相对于马金吴的困境,民进党蔡英文也不遑多让。由于民进党中央选战指挥权已落入扁、谢、新三大派系之手,故而,蔡英文选任副手,须视派系妥协而定。受制于派系,蔡第一道难题,就是副手人选无法向外征召,必须从党内选拔,令蔡颇为无奈。至于民意代表提名部分,由谢长廷担任提名小组召集人,迟迟乔不拢规划人选,逼令苏贞昌完全放空,欲挤进核心却不可得。在此情势牵引下,民进党内已传出“清党”之声,这对蔡选战布局显然有不利影响。于此暗示蔡既不能当家作主,民进党选战主轴自然会向立委选战倾斜,到时扁谢新派系三足鼎立,蔡顿时成为选战玩偶,反而便宜马吴二人。为扭转不利形势,蔡很想出其不意地在副手人选上作文章,先求统合派系,再循序平衡派系,以此与马吴一决雌雄。然而,蔡的期盼能否实现?须视苏谢对决结果而定,其中变化值得外界的观察。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