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崛起北部湾“硅谷” 大批台资企业入驻
随着建兴、冠捷、国钰等一批台资企业陆续入驻北海,台湾电子企业对投资北海产生了浓厚兴趣。近日,由台湾宏能光电、富旺国际、龙帅企业等11家企业负责人组成的台湾电子工业投资考察团抵达北海。考察团表示,北海打造千亿元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效应明显,是台湾电子企业投资大陆谋求大发展的难得机遇。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北海,“北部湾硅谷”的蓝图已在这座海滨城市徐徐铺开。入驻的企业即使在欧债危机蔓延、全球消费低迷的情况下,仍保持旺盛的势头。
今年以来,北海长城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电源产品产销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今年1-8月,公司的计算机电源月均产量达15万台,产品畅销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同样位于中电产业园的北海景光电子公司,今年前8个月,公司每天生产电容元器件达到1.8亿至2亿只,与去年同期相比产量增长达15%以上。
像长城能源、景光电子这样的企业,在北海这片“沃土”上蓬勃发展,推动着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一路“走高”。
6年的建设之路,3年的跨越发展,昔日弱小的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如今实现了快速腾飞。
据悉,2006年3月,北海挂牌成为广西首个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在东部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在区域经济的激烈竞争中起步。
2007年,北海市成功引进中国电子行业龙头——中国电子工业集团入驻北海市工业园区,广西首个专业化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启航。
然而,启航之后,风浪不期而至。国际金融危机袭来,加上配套、物流等瓶颈制约,单一项目要支撑起园区乃至一个产业的崛起,似乎力有不逮。
面对困局,2010年初,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果断提出了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谋求突破式发展。
多种优惠政策密集出台。为了吸引电子信息企业入驻,北海从财税、审批、人才、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多种优惠政策。在通关方面,海关、国检等口岸联检部门为落户电子信息企业优先开通绿色通道,目前北海口岸已成为广西各大口岸中通关速度最快、服务最周全的口岸之一,可满足电子信息企业“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需要。
北海充分利用获批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电子信息类)和国家级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优势,将产业园区作为深化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和主要载体,同时借助中国电子集团的强大实力和知名影响力,以商招商,招大商,招重商。
2009年,中电北海产业园建设实现“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招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这样的“北海速度”在园区比比皆是。
中电入驻后,吸引整个产业链进驻,并迅速形成聚集效应。其中,一直为“长城”做配套、国内专业从事研发生产电容器的企业景光电子紧随而来,在北海投巨资建设国际一流的贴片生产线;全球最大的台式电脑光驱生产企业台湾光宝集团北海项目2009年底投产后,2010年就成为广西第一出口大户,并带动10余个上下游企业到北海投资,今年产值将达50亿元。
2011年,知名企业接踵而至:4月,全球最大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厂商、第三大液晶电视制造厂商台湾冠捷科技集团入驻,建设年产500万台以上显示器设备生产基地,产值将超50亿元;5月,世界第一大音频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二大机箱电源产品提供商三诺公司,著名数据存储类产品、系统和平台提供商朗科公司,相约入驻北海,2015年前,将分别实现100亿元和200亿元的产值。
短短数年内,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呈现“爆发式”发展:2006年产值25.6亿元,到2009年突破100亿元,成为北海首个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2011年,突破302亿元,同比增长60.4%,约占广西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2/3,稳稳占据了广西同行业的“半壁江山”,2015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
北海市正进一步落实自治区领导关于加快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指示,解放思想,着眼未来,敢于让利,努力以最优的政策、最高的效率、最好的服务、最佳的环境,全力推进北海电子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北海市市长周家斌说,北海将把电子产业建设成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向东盟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示范基地。(庞革平 张意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