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商情快递

山东黄三角“飞地经济”在起飞 支持政策将制定

2012-11-07 08:00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王思羽

  10月18日,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12亿元的低辐射在线镀膜玻璃及超薄优质浮法玻璃等飞地经济项目成为其中之一。

  飞地经济是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双方政府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飞出地”方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互不隶属的“飞入地”方的工业基地,通过规划、建设、管理和税收分配等合作机制,实现互利共赢的持续或跨越发展的经济模式。

  2010年,山东省庆云县与天津市红桥区共同开发建设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首个异地联合建设的开发区。2011年,山东省乐陵市亦与天津塘沽区合作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确定承接天津塘沽区的循环化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两大产业转移项目。两三年来,庆云、乐陵已经成为承接滨海新区等地产业转移的载体。

  金秋十月,驱车驶进占地108平方公里的庆云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宽广的马路两边厂房林立,规划整齐。走进庆云县较早签约的飞地项目山东齐耀新能源有限公司,8个高16米、容积2000立方的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罐高高矗立,颇为壮观。齐耀新能源副总经理陈晓新告诉记者,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利用鸭粪发电的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并网发电,日发电量9.6万度,总装机容量12兆瓦,日处理鸭粪200吨。

  与齐耀新能源项目的运作方式类似,庆云县积极对接京津等地,将一批飞地经济项目收入囊中。据统计,红云高新区共引进中国航天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央企名企投资项目21个,总投资196亿元,其中京津区域投资项目11个,实现了“对接京津、合作红桥”的新突破。记者注意到,乐陵循环经济示范园两大产业项目投资额127.84亿元,共引进项目20个,其中投产项目3个、在建项目12个、签约项目5个,成为黄三角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互惠互利”促成合作

  发达地区用地指标越来越紧,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环境容量越来越小,项目的空间布局等压力促使一些急于扩张的产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以求实现更大发展。正是看到了这一趋势,2010年,庆云县抓住天津市红桥区传统商业区改造的机遇,提出双方合作建立飞地经济园区。红桥区作为天津商业发祥地之一,发展空间十分逼仄,土地资源极为稀缺,传统商业改造无土地指标,新建工业园成本十分高昂。在此情况下,双方约定共同开发建设红云高新区,此举促成我国北方地区首个异地联合建设的开发区――红云高新经济区。

  2011年,山东省乐陵市也与天津塘沽区合作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确定承接天津塘沽区的循环化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两大产业,发展飞地经济。

  大量未利用地是黄三角地区最大优势之一。纳入黄三角发展战略的庆云、乐陵两地充分利用土地、政策、区位、交通等优势地方经济,依靠飞地经济带动地方经济加快发展。

  走进山东省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占地约4007亩的的黄河三角洲乐福潮商工业园正在招商建设,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这是由广东四会市潮人文化商贸促进会、山东乐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开发的。园区主要承接包括化工、新能源、再生资源等相关产业产业转移。

  “山东乐福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当地政府、德州市以及省里都给予园区企业优惠政策。

  记者了解到,为了保障项目“飞出地”一方利益,庆云县税收分成细化到了每个具体项目――只要是京津等地引过来的投资项目,依据是否参与基础设施投资等多项内容,约定分成比例。目前,包括韩国在内的部分相关组织也成为飞地经济合作伙伴,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山东省即将制定支持飞地经济政策

  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对接发达地区优势产业转移,既是黄三角战略规划的诉求,也是庆云、乐陵发挥自身优势借力发展的主攻方向。

  山东省德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区域合作办主任、市黄三角办公室主任乔方红告诉记者,近两三年来乐陵、庆云两县市成为德州市发展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扶持政策最优的地区,正是得益于飞地经济发展模式。

  山东省德州市在庆云县、乐陵市进行在飞地经济发展中的有益探索与实践,给拥有800多万亩未利用广阔空间的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探索了新的发展途径,亦为东部沿海经济布局密集区域产业项目转移,探索了新模式,正在黄三角地区被进一步推广、实践。

  据了解,为加快产业升级,滨州市滨城区此前探索实施了“飞地政策”和“回乡创业”行动,引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淄博市要求融入黄三角要着眼于产业梯度差异和产业互补,以高青县为平台,鼓励和引导市内各区县、高新区发展飞地经济。

  记者从山东省发改委了解到,山东省即将制定支持飞地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在飞地经济示范区的建设、管理、运营收益分配方面实行优惠政策,吸引省内外经济发达、土地资源紧张的市县到飞地经济示范区投资。(完)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