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着陆后的新布局 你闻到饼香了吗?
无论是“硬着陆”或着是“软着陆”,企业仍要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投资大师邱永汉先生,曾著书说过“最坏时代是最好的投资机会”,能从过去每一波景气周期中,把握到低谷、敢大量布局的企业,后来一定获益丰厚。
灵敏的产业嗅觉
台商往往是每一波景气中,产业嗅觉最灵敏的一群。无论在传统产业或科技、服务等行业,在景气的寒冬过后,像从冬眠中苏醒的熊一样,闻到春天的气息。春江水暖鸭先知,经常会听到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领导者,喊着春天的燕子已到来。
在景气见底、经济着陆后,经过几年的潜伏修练调整产业结构后,企业家将纷纷活跃起来。在产业升级后,将进一步扩厂投资。寻找新的市场,再进一步扩张设点。资本投资将可以预期成为下一波景气回升的推动力。
而大陆2012年6月以来连续两次降息,一年期定存利率从3.5%降至3%,而离最低水平2.25%,仍有3码的降息空间,将是刺激下一波大量的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除了宏观政策的寛松外,资金成本的不断下降,达到企业家衡量可以获利的条件下,当然敢进一步投资。
另外,从2007年以来的全球金融风暴,可能很多人现在只关注欧债问题,但都忘了风暴是从美国华尔街金融地震开始的,而大海啸却冲击了欧洲与亚洲。因此,我们现在很少听闻到华尔街,甚至为了美债而有危机感,而美国的景气复苏将成为再度带领全球景气回升的另一个动力。从美元指数上半年从72点上涨至83点,也有15%涨幅来看,过去很多经济学家声称强势美元的终结,似乎有点早,看来美国正在摆脱5年前的风暴阴影。
拓宽视野 消弥信息不对称
孙中山先生曾提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货畅其流”,这反应了中国过去封闭的社会现象与问题,其实也提供了一个填补空白的商机。改革开放30年以来,大陆的发展就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打破区域之间的隔阂。过去大陆各省市间的交通不便,以至于人才、物资、土地、货品都无法形成流通与交流,民生成本忽高忽低,菜贱伤农,菜贵伤国。近10年来大陆最明显的变化,就在交通建设上——逐渐密布的高速公路连结城际之间,城市内的高架桥梁隧道打通城区的障碍,实现了孙中山先生对解决“三尽一畅”保民生的期望。
无论产业投资或在金融投资方面,取得“信息”将是投资的第一步骤。“十二五”规划除了产业政策的重点外,区域经济的规划发展,也很值得注意;区域进一步深化整合连结,将重大影响下一轮大陆经济周期。
近来笔者不断考察与“十二五”规划有关的区域,感觉到区域之间发展落差,形成“信息不对称”,存在投资的商机。尤其是那些有政策重点扶持的区域,平潭之于台湾的海西政策,从原没有交通连陆的海岛跃升为两岸未来的交通要塞,行政层级也进一步提升,更体会到了“通道”的效应。在大陆其它区域发展中,也存在同样的机会,值得企业家将视野进一步扩大,消弥信息不对称,找到新商机。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