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商情快递

台湾茶追求“有机” 茶叶农残控制受到重视

2012-05-15 15:39     来源:厦门商报     编辑:王思羽

  台湾茶源自中国福建,至今约有200年历史。台湾有诸多名茶,如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铁观音、高山茶,以及东方美人等。日本人喜欢喝台湾茶,近年来,台湾茶开始进入大陆市场,受到市场的认可。

  台湾经济发展,民众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高,大家认识到土壤是不可再生资源,农产品要追求好品质,就必须在农残控制方面多重视,这也是台湾茶在农业科技和栽种技术上得以取得领先的利基。

  近期,九大品牌茶企的产品农残超标的新闻沸沸扬扬,引发公众对饮用茶安全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将目光投放在茶叶农残检测标准和农残控制上。在此方面,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台湾岛内相较大陆有领先优势,正宗台湾茶的良好口碑缘自从源头上控制好农残。

  上周,台湾龙登国际企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何俊男来到厦门,其公司专业代理获得美国有机资材协会(OMRI)认证的农业喷洒油,台湾数十个有机茶园、果园、农庄都是他们的顾客,总使用面积达4000亩。何俊男本人也对栽种"有机无毒茶"很有心得,且听他介绍台湾在这方面的经验。

  没有检验报告,消费者不买账

  台湾经济发展,民众的环保意识也随之提高,大家认识到土壤是不可再生资源,农产品要追求好品质,就必须在农残控制方面多重视,这也是台湾茶在农业科技和栽种技术上得以取得领先的利基。

  今年,欧盟、绿色和平组织等相继曝出大陆茶叶"涉毒",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陆的茶叶检测标准低于欧盟标准。据何俊男介绍,目前,在茶叶农残检测方面,所谓"欧盟标准"是最严格的,因为通过欧盟标准,此茶叶即可营销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当地的农残标准,绝无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台湾茶目前农残的检验分为两个标准,一个是SGS(位于瑞士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另一个是TTB(位于德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然而出口的茶叶及高级茶叶,均以SGS检测为基准,因为SGS具有国际性的公信力及权威性。目前台湾茶叶销售,均需出具上述两者之一的检验报告,否则消费者不太有意愿购买,整个台湾市场约占九成。

  据悉,SGS对茶叶农残检测在台湾从1990年开始,到1995年就已逐渐普及,目前岛内茶商、茶农对此检测标准接受度比较高。此外,台湾有机认证费用约新台币4万元,若获得通过,政府会补贴认证费用。

  倡导有机栽种,预防重于治疗

  何俊男特别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以"有机茶"为卖点的茶很多,需要指出的是,未检测出农药的茶并不等于是有机茶。

  记者了解到,台湾农产茶叶生产销售合格标准分为四个等级,最基本的等级是"无公害",即有毒农药残留符合台湾茶叶农残标准内;往上一等是"无农残、无化肥",对农残是"明令禁绝"的;再往上就是"准有机",所产出茶叶除了无农残、无化肥外,还要求土地为农业用途;经过两年的准有机认证后,业者才可以申请目前市面上最夯的"有机茶"认证。但是,认证程序复杂,需要有专门的认证公司认证。

  至于这4个等级所对应的茶叶价位,何俊男举例指出,以无公害茶4000元新台币/斤为基准,无农残茶的价位大概是1.3倍到1.4倍间;准有机价位能到1.6到2倍;有机茶则是2倍到4倍不等。

  "农产品的收成一般而言是相对固定的,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天气和病虫害,为了增加产量,农民一般会采用化肥和农药来减少病虫害。"何俊男指出,一定的化学原料和微量的肥料并不会给人体造成负担,但过量就会带来副作用。使用有机资材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确保收成,这个"度",就是他所推崇的有机耕种法。

  在何俊男看来,任何长在土壤里的东西不外乎空气、土壤、阳光和水多方面作用,管理好的话,滋生病虫害的几率就会比较少。所谓"看天吃饭",有机栽种法正是如此,它倡导提早预防重于治疗。

  台湾有机栽茶还可提高产量

  据何俊男介绍,台湾目前有机无毒栽种茶园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生态法,一是有机资材防治法。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