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台湾农民创业园 台湾莲雾落地生根
攀枝花台湾农民创业园位于盐边县益民乡垭谷村。5月4日8时,盐边县副县长魏渠河在创业园查看台湾水果莲雾的长势。他的身后,300亩莲雾大棚一字排开。经过一年多精心培育,去年5月底种下的莲雾苗已长到近一人高。
阳光下,魏渠河的额头沁出汗珠:“有这样充沛的阳光,台湾水果才能在西部山区落地生根。”
攀枝花与台湾的“缘分”,可追溯到创业园成立之前。攀枝花气候与台湾相似,两地很多农作物具有相互适应性。2004年,攀枝花市与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先后从台湾、海南、福建引进芒果、番荔枝、甜杨桃、芭乐、火龙果等台湾优质水果试种,逐步建成870亩台湾优质特色水果母本示范园。2009年,以此为平台,攀枝花市着手规划、申报“攀枝花台湾农民创业园”。2010年8月20日,创业园成立。园区占地1万亩,辐射攀枝花市三区两县,成为我省第二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盐边县益民乡是创业园的核心区。“创业园的诞生,将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帮助农户增收。”魏渠河说。去年,台湾大祥果品培育的600株莲雾种苗刚运抵益民乡垭谷村,10分钟内即被农民抢购一空。据测算,树苗生长3年后开始挂果,第5年进入盛果期,其市场价每公斤40—60元,除去成本和中间环节,每亩收益可达2—5万元。
目前,攀枝花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有几家公司进驻。当地政府正在洽谈的项目包括黄金鸽养殖、咖啡豆种植等,都是来自台湾的特色农产品。按照规划,这里将形成产业链,从种苗提供、农资、农业机具出售到产品包装、销售和深加工,为攀枝花发展台湾特色精品农业产业进行“一条龙”配套和全方位服务。
“将盐边打造成台湾水果、蔬菜的活力基地。”对创业园的未来,魏渠河信心满满。孙琪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