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精彩推荐

台湾资深购物专家禹安:电视购物“卖心理”

2012-10-09 08:00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海峡导报     编辑:王思羽

  与过去对荧屏上购物节目主持人会有些“歇斯底里”的印象不同,上周五在大陆家有购物频道中亮相的台湾“购物专家”禹安,身着小洋装的形象显得更优雅知性。十多年购物节目主持的磨练,成就了她的好口才,也成就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这个外表柔美的女人其实有着一颗“男儿心”,也难怪身边的人都称她为“安哥”。

  在台湾被称为“购物专家”的购物节目主持人,可能是最众多主持行业中鲜有人关注的,但观众却常常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他们所设定的情境中。禹安说她喜欢这一行,因为她喜欢“能够操控人心理”的感觉,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购物专家”也是“心理学家”。

  禹安 台湾知名艺人、节目主持人、购物专家。参与主持过多档综艺节目,与徐乃麟主持的《全民料理王》是当年最受欢迎的美食节目之一,还有东森《全民估价王》等购物节目,让她成为台湾家喻户晓的一线购物专家,被誉为新一代的“购物天后”,出版过书籍《购物专家一本通》。

  我不光靠口才 “购物专家要掌握消费心理学”

  导报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曾是发片歌手,是怎样的契机让您“转换跑道”?又是为何在众多的主持类别中选择了购物节目?

  禹安(以下简称“安”):当时有很多我们现在说的“一片歌手”,我是“三分之一片”(笑)。因为我们是三人组合以歌手方式出道,通告费要三个人分。我还是学生,觉得没有赚头,就到一些外景节目做主持打工。后来毕业经纪人觉得我应该更稳定一些,刚巧那时购物台在招人,过去的主持经验让我面对镜头不陌生,就顺利进了决赛。

  记:那时的心态如何?听说当购物专家还要接受训练?

  安:当经纪人告知我被购物台录取的时候,我哭了,是难过而不是开心。早期卫星电视直购卖的大多是丰胸、壮阳类产品,我想到自己要去卖这些东西,就有一种“沉沦了”的感觉。不过在受训的半年里,公司请了韩国来的购物专家授课,我发现我们购物台的形式和我之前想象的不同,专业性很强,消费心理学、美姿美仪、正音……都要学习。

  记:与其他类型的节目主持人相比,购物专家需要具备什么不一样的特质?

  安:我以前和乃哥(徐乃麟)一起主持《全民料理王》的时候,乃哥曾对我说:“我觉得你比我们厉害。”我当时就很吃惊,后来乃哥说,因为他们的本事是让观众将遥控器停留在节目上,而我们不仅要让节目好看,还要让观众愿意掏钱出来消费。口才是可以训练的,但更需要掌握的在心理层面。

  对消费者负责 “资深购物专家就像老字号”

  记:一般来说您主持一集购物节目大致的流程是怎么样的?

  安:就像我们常说有“起承转合”,我一般在最开始会让大家觉得“我在生活中有这方面需求”,然后告诉他们“这个东西能满足你们的需求”,再来让观众知道和我买东西能获得怎样的“利多”,比如可以分期付款或是其他加码,最后就说“数量有限”。(记:一般是两个人在台上?)对,一个是我,另一个是商家代表。商家代表一般是站在卖者的角度做介绍,而我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向商家提问。

  记:这行竞争激烈吗?

  安:激烈啊,因为不断会有新人进来。如果他们青春美丽又有头脑,那自然会有点威胁。不过所谓竞争,刚入行那几年可能会觉得,像我这样做了12年的就已经不去担心了。这跟买东西消费者喜欢老字号一样,有资历的购物专家会更受信赖。

  记:节目之前都做哪些功课?

  安:一般节目前两个礼拜我们就会和商家代表一起开商品会议,第一次是对商品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第二次是商讨要在节目上呈现的资料,最后一次开会确定节目的流程。而在这期间我也会自己搜集资料,因为作为一个专家我要对我的消费者负责。

  追求专业到追求亲切 “购物节目不断综艺、生活化”

  记:购物节目有很多都是直播,有没有发生过让您始料未及的棘手的突发状况?

  安:有啊,超多,比如有一次录到一半背景板突然倒到我头上,我只好先起来扶一下。还有更尴尬的一次是我在介绍一种床,而内容是说床垫由某种特殊材质构成,鸡蛋摔下去也不会碎。现场做实验,结果呢,蛋就碎了。(记:那怎么办?)那我就只能把它放在那里不去理也不去提,继续我的介绍。购物节目的特殊性,需要我们在观众遥控器切过来的瞬间抓住他们的目光。我上一秒的观众已经流失掉了,但有很多观众是刚转台过来,我要抓住他们,不可以纠结。

  记:作为一名资深的购物专家,您如何看待台湾购物节目的发展脉络?节目的形式和主持人的表现都有什么变化?

  安:最早就是我之前说的卫星购物,卖的东西比较不入流,主持人也都常常大喊大叫。后来我们购物台的家庭购物节目为了做区隔走专业路线,当时要求主持人要穿套装,梳包头,做 “购物专家”。慢慢地又开始在专业之外追求生活化。主持人可能会穿漂亮的小洋装,扮演消费者“邻家朋友”的角色,说话方式也不那么急迫。近几年开始台湾购物节目向综艺节目靠拢,变得更多元有趣,有的时候还会请模特或明星来设定完成一些戏剧桥段。

  腹地更广投资大 “大陆电视节目进步比台湾快”

  记:不少人认为女性的购物观不够理智,那作为一名女性的购物专家,您在生活中的购物理念是什么样的?

  安:其实我现在都很少在台湾逛街买东西了,因为有时候被认出来,对方会问,是来看市场价格的吗(笑)?另一方面对于购物我也越来越难以下手,节目做多了,很多东西我已经知晓它们的成本,就会觉得买得不值。还有就是我家中满地是商品,都快乱死了。(记:都堆满了厂商的试用品吗?)是的,厂商都会让我试用,我拒绝了又觉得对产品不够尊重,我也希望能多了解商品,这些原因都让我日常买东西比较理智。我只会在出国买名牌的时候收不住手,因为名牌本身的品牌价值是无法以成本来衡量的。

  记:您现在在大陆主持的《家有好设计》与您过去主持的节目有什么不一样?

  安:的确很不一样,它更像是一档谈话性节目,有设计师来讲产品背后的故事,还被赋予公益等更有意义的内涵。过去我在台湾主持的购物节目大多还是以销售业绩为主,消费者需要被反复“教育”,没有这么大的预算去“养着”消费者。(记:您怎么看现在大陆购物节目与台湾的不同?)我觉得大陆这两年在电视节目上进步得很快,早期购物节目可能都从台湾学过去,现在是已经吸收、发展并且走出一条新的路。因为大陆的腹地大,投资大。我听说湖南那档“长沙快乐购”的节目,请牛尔老师,一档的营业额是330万人民币,这相当于台湾一个台一天的营业额。所以,同样的,做出来的效果就差这么多。(林静娴)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