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台商再注“活水” 国开行订下500亿融资支持
■高289米的环球经贸中心曾获国开行7.9亿元贷款 本报记者郑志波 摄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国家开发银行18日在京举行《促进两岸经济繁荣与企业共同发展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国开行将在2012年至2015年间,提供总额500亿元等值人民币融资支持大陆台企发展。
“这个消息十分振奋人心。”东莞蓝山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胜杰表示,作为一家过去几年在内销取得长足进步的台资企业,蓝山今后在大陆融资有望便利化。
在东莞,环球经贸中心(原名台商大厦)曾于2010年获得国开行7.9亿元贷款。
环球经贸中心曾获国开行7.9亿贷款
既然签约双方早在2005年就签署《支持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并向台企发放贷款,那么,过去几年,国开行向东莞地区发放贷款的情况如何?
记者昨日联系到国开行广东分公司业务处处长邓辉。他表示,目前国开行向东莞地区发放贷款的总额尚未有具体统计数据。
邓辉介绍,国开行针对不同体量的台企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放贷,一是面向环球经贸中心建筑商等大型企业,采用直接放贷的形式;二是面对中小企业,采取与台资第三方租赁公司合作的方式放贷,目前主要和东联租赁、富邦租赁公司合作。该模式下,台商对租赁公司负责,租赁公司又对国开行负责。
2010年,环球经贸中心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7.9亿元,成为台商受益国开行的一个典型例子。由此,国开行在东莞台商中声名鹊起。
国开行迄今向台资项目贷款700多亿
根据合作协议,国开行将着力支持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和创业投资,加强对台资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扩大两岸新兴产业、科技产业、精致农业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项目合作,支持陆资企业赴台投资和两岸企业赴第三地共同投资。
“国开行与国台办已经合作多年,此次签约是意料之中,我们公司虽设在广州,但深耕东莞这一台商聚集的地级市多年。”邓辉昨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邓辉介绍,截至今年6月底,国开行已向870多个台资项目发放贷款700多亿元,这其中发往广东范围内台资项目的资金占据较大部分。
500亿贷款将拓宽台资企业融资渠道
范胜杰表示,由于两头在外,台资企业在大陆融资有很多现实困难,他身边不少台商朋友想通过大陆银行融资,成功率不高。为此,在莞台商一般通过东莞台商协会自建的担保公司、民间借贷、抵押借债三种方式来融资,融资渠道不免受限。
范胜杰经营的东莞蓝山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中小企业。过去几年,该公司自创品牌、大力拓展内销市场,推出“汤米男孩”咖啡连锁,目前在全国已开设60余家门店。范胜杰说,由于内销前景好,蓝山也有向大陆银行融资的打算,“我非常希望了解国开行贷款的申请条件、程序和利息情况”。
范胜杰希望贷款优先考虑有前景的台企,把钱花到“刀刃”上。
国家开发银行
于1994年3月成立,直属国务院领导,是当时三大政策性银行之一。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等“瓶颈”行业和国家需要优先扶持领域,包括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这些领域的贷款量占其总量的91%。2008年改制为商业性银行,为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
延伸阅读
环球经贸中心开启在莞台商融资新时代
2010年3月5日,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对外透露,东莞环球经贸中心已获国家开发银行约7.9亿元的融资支持。东莞环球经贸中心占地约45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共68层,高289米,总造价达10亿元,计划建成“东莞第一高楼”。
负责建造东莞环球经贸中心的东莞金茂建筑公司总经理石涛当时表示,之前台商自发集资了8亿元,加上国家开发银行的7.9亿元贷款,可谓资金充裕。他预计,整栋大厦建成后耗资约15亿元。
昨日,石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环球经贸中心获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的额度确实是7.9亿元,目前并没有使用完这个额度。”他表示,国开行的贷款对建造环球经贸中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补血作用,“台商一直心存感恩”。
石涛透露,这次贷款之前,国开行此前在莞放贷不多,原因包括:一是不知怎么和台商打交道,二是国开行属于政策性银行,在东莞尚没有“管道”。“因缘际会,我们找到国开行,传达了‘环球经贸中心是东莞台商协会集资修建的,贷款给它等于是贷款给东莞众多的台企。’没想到竟然成功了。”石涛回忆道。(记者 周旭娇 实习生 王妍欣)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