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货币“直航”今年成行?业者:便利不少
来大陆发展多年的台湾人谢礼黛在上海管理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她本人因工作和生活的原因,经常从上海直飞台湾。“随着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在大陆工作,两岸货币清算机制若能签署,会为个人在人民币和新台币的汇款存款上带来不少便利。”
人民币与新台币的正式兑换始于2008年5月21日,台湾“立法院”修订《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38条,开放人民币在台湾的兑换,以人民币为计价,2万元以内可以在台湾直接兑换。
2008年11月—2010年1月,台湾当局“行政院金管会”共核准15家台湾的金融业者在香港的分行可以承作人民币的存款(包括支票存款)、兑换、汇款与人民币融资的业务。
2010年7月13日,台湾“央行”会同“金管会”修订《人民币在台湾地区管理及清算办法》,两岸可直接透过香港对口单位,进行人民币现钞抛补。
2012年6月27日,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开业。7月10日,台湾银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前者作为首家在台湾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的大陆商业银行,是中国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最高的银行;后者则是台湾规模最大的龙头银行。
中国银行行长李礼辉说,“中国银行台北分行的设立,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李礼辉所言之“大事”,有着这样的注脚:这两家呼声极高的“清算行”相继开业,意味着两岸货币清算机制的建立已为期不远。两岸货币“直航”有望在今年实现。
7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致函中国人民银行询问此事进展,央行方面表示,对此暂不予回应。
“两岸货币交流处在幼稚园阶段”
2008年,两岸直航启动,谢礼黛是最早享受直航便利的那一批台湾人之一。她对《中国经济周刊》回忆说,以前在台湾消费不可以直接刷中国银联卡,下了飞机,第一件事就是把2万元人民币兑换成新台币。
2009年8月,台湾财团法人联合信用卡处理中心与中国银联合作,率先开通银联卡在台湾的商户受理,创两岸金融合作之先河。同年11月16日,两岸签署银行、保险、证券期货三项金融监理合作了解备忘录(MOU)。
如今,对个人货币兑换而言,在台湾使用银联卡已很方便。据公开资料,截至2012年,中国银联卡在台湾的使用范围已经超过五成商户(POS)和八成取款机(ATM)。
即便如此,两岸的货币交流仍进展缓慢。台湾《工商时报》2012年7月5日刊文称:“如今台湾与大陆的货币交流仍然处于幼稚园的阶段,加速金融互动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向《中国经济周刊》指出,“两岸同根同脉,在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可达成共识,主要阻力来自政治隔阂”。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