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临床几乎无药可用
打破砂锅
近年来,超级细菌成为经常见诸报端的热词。随着世界多个国家都相继出现了超级细菌的感染或致死病例,它也逐渐成为21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请关注——
你听说过超级细菌吗?知道超级细菌是怎样出现的吗?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预防超级细菌吗?近日,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第三军医大学医学药学院的几位专家,以期为读者解答这些问题,也让人们能够了解科研人员正为防治超级细菌感染而做着怎样的努力。
超级细菌临床几乎无药可用
超级细菌是指临床上出现的多重耐药菌,病人会因为受到超级细菌感染而引起严重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至死亡。当前临床上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超级细菌主要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抗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等。
生物制药及免疫学专家、第三军医大学医学药学院教授邹全明介绍:“超级细菌其实并不是一个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类细菌的总称,这一类细菌的共性是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有强劲的耐药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超级细菌的名单也将越来越长。然而,超级细菌的可怕之处不仅在于它已对人类产生致命性危害,而且它们会对临床使用的三类甚至三类以上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多重耐药性,甚至有的对绝大多数抗生素均不敏感,也称为‘泛耐药性’。对这些病菌,目前临床上几乎无药可用。”
据了解,在已知的超级细菌中,MRSA是其中危害最严重、最典型的代表,被称为“第一流行超级细菌”。目前已成为全球医院各重症监护病房、手术病人、导管使用病人、创伤病人等感染率最高的病原菌之一。因其致病性强,易暴发流行,呈多重耐药而成为临床上治疗的难点,目前已与艾滋病、乙型肝炎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的感染性疾病,并位居首位。
资料显示,2005年美国感染MRSA致死人数为1.9万,已超过同期艾滋病死亡人数。欧洲CDC对29个国家传染疾病调查发现,英国44%的医院存在高耐药性的MRSA。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调查显示,约11.1%的病人在医院期间成为MRSA携带者,MRSA已由医院向社区蔓延。2009年,我国MRSA的临床检出率达到60%—80%。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