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划:张洁
关注:“走饭”走不出的抑郁症阴影
3月18日上午10点,一个名为“走饭”的女大学生通过预设微博的方式,宣布自己因患有抑郁症而自杀,此事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自杀中50%~70%是抑郁症患者。如何面对抑郁症,又如何关爱身边患有抑郁症的人?扼腕的同时,抑郁症也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抑郁症:正常人体会不到的黑暗
“走饭”女孩对死如此轻描淡写,不禁使人寒心酸鼻。因为忧郁症,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那些花儿,那些阳光灿烂几乎与她无关。也许她得抑郁症那天起,心灵一直在纠结中自我抗争,在黯淡无光中渐渐消极怠倦,直到进入时光隧道那一刻,旁人也无法想象忧郁像黑色天际游荡的亡魂,这一切,正常人体会不到。阴雨连绵的季节暴露出“走饭”女孩的死前某段征兆,死神与活神之间抗争,她最终选择了死神。活的前夕,没有人在意她的告白,没有人倾听她的留恋,更没有人敞开她抑郁闭关的心扉像天使一样挥去她心头的阴影。
抑郁症:理解“走饭”≠赞成
理解“走饭”,不等于赞成她的做法。如果用一种不切合实际的标准,寻找自己活下去的理由,可能都会感到理由不足。不仅如此,即使用安居乐业的起码标准来定位,很多人也感到“抑郁”。19日,微博发布投票:“您是否正在或曾经有过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症状”,截至当日18时,有超过1800人投票。其中,52.6%的网友表示“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大,是有这样的经历”,11.6%的网友表示“没有,我很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15.7%的网友表示“正处于这样的困扰之中,但是不觉得有很大问题”,20.1%的网友表示“正处于这样的困扰之中,希望得到心理治疗”。看来,广义上的“抑郁”症状,还是很普遍的,但人们还都坚强地活下去了。不管是背着十几年贷款的“房奴”,还是一筹莫展的待业青年,哪怕卧床不起的重症病人,都在期待着下一个阳光灿烂的明天。如果要解释其中活下去的理由,那就是责任和希望。
抑郁症:负面情绪的排解释放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负面的情绪也是一种能量,只要及时进行合理的疏导、释放、排解,就能转化为一种动力。如心理学家李子勋所说,“为情绪找到良好的出口,你会惊喜的发现,心灵下载了最新的版本!”因此,我们在呼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重视抑郁症之余,更应多一些“微关爱”,呼吁大家从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开始,平时多一些问候,多一些倾听,一旦发现对方有解不开的心结,或是存在心理障碍,应通过社会上的一些渠道帮助他们走出来,比如,警方 、媒体、妇联、社区部门、公益心理咨询机构等,如果“走饭”的微博能够早一些引起家人或同学的注意,说不定这出悲剧就能避免。
抑郁症:需要倾听与关爱
像 @走饭 女孩选择离开的,也许是少数,但随着这个社会压力的加剧,抑郁症这个群体数量正在不断的攀升,他们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忙,更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多点关注和关心,他们“病”了,但生病的又何止只是他们这样的个体?我们至少应该想想,如果在这个世界,你的父母、你的同学、你的朋友、你的邻居,能在你遇到困顿时给你解疑,能在你内心疲惫时彼此倾听,能在你生活迷茫时点亮你的希望,这个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至少不会是缺失温暖的,遗憾的是在急匆匆的赶路中我们早已失去了放慢脚步的本能。
更多>>
各方反应
抑郁症女孩微博留遗言自杀谁之殇?
抑郁女“走饭”,我能理解你
“走饭”女孩为何走不出抑郁阴影?
“走饭”之死呼唤更多“微关爱”
更多>>
往期回顾
聚焦:小议优酷土豆之合并
深度:雷锋精神——温暖而持久的快乐
聚焦:这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台湾电影
名著翻拍:也说新版《西游记》的毁与誉
陈菊代理民进党主席的N种猜想
深度剖析:当“苹果”被咬后……
聚焦:美国大片过境 是忧是喜是挑战
聚焦:千里马出闸 林书豪刮起Lin旋风
走饭走了,但愿天堂再无抑郁症,再无黑暗。也希望走饭之死能引起对抑郁症这种心理疾病的正视和重视,关爱身边的人,这样才能避免走饭的悲剧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