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策划:高斯斯
2.14情人节的情人“劫”
2月14日虽然是西方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但这股浓郁的爱情风潮在全球商业化的今天已经由各种方式吹遍了整个世界。每一年的今天,铺天盖地的广告与宣传都会席卷而来。这个如此浪漫温馨的节日从此被冠上了太多的商业气息。你喜欢我吗?你爱不爱我?在情人节里请赋予我一颗真诚的心!
……关于爱情……
与其说爱情更加物质了,不如说爱情更真实了,爱情里,矛盾无处不在。现实很残酷,爱情的需求也就更大,爱可以让彼此在生活的挣扎中告慰和拥抱,迷惘和祈祷,男男女女都一样。这不说明什么,只说明有钱没钱都可以爱,可以大胆地爱。
关键词一:“过度消费”
当西方人开始淡化情人节的作用力时,我们却主动向他们的文化靠拢,在经济上虽然起到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效果,但之于社会伦理的冲击与破坏,不可估量。整个社会,正在被情人节、圣诞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蚕食。而自己的传统文化、道德廉耻与公民素质,却是呈现一步一步退化的趋势——这才是情人节被“过度消费”的可怕后果。
关键词二:“反色情”广告
打“反色情”广告者,其出发点是好的,而且,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对某种问题的不同观点是应该被容忍的。但是,这种在公共场合打出来的广告,宣传的不是某种商品,而是某种观点,而把一两个人或一部分人的想法——尤其是存在较大争议的想法——强加于别人,无论你打着什么样的旗号,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关键词三:“恐婚”
面对悄然兴起的情人节,上一代人或许还在感慨: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在一个更加轻松的氛围里,去自由享受爱情的甜蜜。但在这一代许多年轻人的心里,却早已充满着各种对爱情“怕”的情绪。除了物质基础的“没房”,年轻一代对婚姻“怕”的原因还有“高离婚率”、“害怕被束缚”、“逃避家庭责任”等。分析每一个人在面对爱情、婚姻时的困扰,人们会发现,他们的烦恼似乎都产生于个体的性格之中,产生于他们与众不同的条件与追求。
更多>>
相关链接
“反色情”广告干嘛调戏情人节
接吻大赛,情之所至还是充当玩偶
“七成人有情人”的文化解读
情人节“反出轨”广告也是一种“出轨”
情人节:谁的情人谁的节?
更多>>
往期回顾
聚焦:千里马出闸 林书豪刮起Lin旋风
评析Makiyo事件:无良无耻无知
选后岛内政坛调整:蓝绿都在忙些啥?
春运来袭 看归乡客的喜怒哀乐
聚焦:美刊评选2011年度十大国际新闻
盘点“老来俏”的台湾艺人
聚焦:《时代》周刊评出年度十大丑闻
不可否认,情人节经济像燎原的火,在当今社会噌噌燃烧。但大家千万别被烧昏了头脑,选择另一半,不是经济游戏,更不是寻找好玩的傀儡。算好爱情经济账,用真心换爱心,是不是更理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