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西洋》月刊日前公布该刊评选出的2011年度十大国际新闻。文章称,《时代》周刊“抗议者”作为2011年度人物,这样的选择背后有很多考虑。多年以来,重大新闻的评选标准之一是事件要对人类产生广泛影响,例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经济崩溃等。在本刊去年国际新闻的评选里,有自然灾害,还有很多国家元首、央行行长等有影响力的人物,还有诸如维基解密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塔利班领导人毛拉·奥马尔等人。
在今年的评选里,公众——普通人、大众——不再仅仅是事件的受害者,他们是事件的发起者、制造者。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事件仍在发生:自然灾害袭击了日本和泰国,欧洲银行家在努力控制经济下滑,政治家作出改变世界的决定。但是类似“阿拉伯之春”这样的群众性活动对2011年的影响非常大,类似事件细数起来足可排满十大国际新闻榜,但是我们必须将类似事件进行聚合,因为其他事件同样非常值得关注。

·1.阿拉伯之春
去年12月17日,突尼斯某小镇的一位水果贩遭到执法人员粗暴对待,这名青年自焚以示抗议。到今年1月4日他还没有死。但由此引发的抗议活动已经席卷突尼斯全国,包括首都。十天后,“终身总统”本·阿里下台。如果该事件的唯一结果是突尼斯向民主过渡,那么它仍颇具有历史性意义。但是这个小镇上发生的事,迅速蔓延至整个阿拉伯世界。从北非到中东,长期遭到压迫的民众站起来反抗残暴腐败的统治者,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可怕的暴力活动。
如今,摩洛哥比过去更自由,沙特妇女开始争取权利,而在过去,她们从未被当作“人”来对待,利比亚、还有也门已经奇迹般地赶走了独裁统治者,巴林和叙利亚的铁血统治正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埃及人,今年二月发起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或许可以视为“阿拉伯之春”的隐喻:他们国家的未来还被军方控制,仍不确定;伊斯兰政党,史上第一次自由地参加选举,出人意料地受到欢迎;发动这一切的自由活动家越来越多地被噤声、被迫害,但是仍在以惊人的毅力坚持为民主而斗争,愿意自我牺牲。

·2.欧元危机
始自去年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的债务危机暴露出欧元区经济的本质性缺陷:所有成员国都要为某个成员国不负责任的行为买单,而且他们没有有效机制强迫所有成员国负责任。欧盟已经陷入两难,是面临灾难性的分裂,还是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从共享货币政策到共享一整套财政政策,甚或直接进行政治联盟。德国总统默克尔,正逐渐成为欧洲最有权势的人物,呼吁成员国更紧密地团结起来。

·3.利比亚内战
利比亚形势在2011年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首先是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自发的起义者控制了国家的一半地区。之后,国际社会对其进行了旨在开展人道主义救援的军事干涉。最后,给利比亚人民和世界带来恐慌的、执政四十余年的独裁者——卡扎菲在遭受暴力虐待后死亡。利比亚事件是一个分水岭,不是因为群众运动,而是世界在大规模暴行面前会如何应对。

·4.本·拉登死亡
5月2日美国特种部队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堡附近发动的突然袭击,结束了美国长达十年之久的“反恐战争”。美国至少已经杀死过本·拉登两次,一次是1998年的巡航导弹攻击,一次是2001年美国在阿富汗的战斗里。尽管如此,他的死再次提醒了世人,自2001年9月以来世界已经变化了很多。本·拉登所支持的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分支,比以前衰弱。打击基地组织盟友塔利班的阿富汗战争,进展缓慢,塔利班死灰复燃。

·5.福岛核危机
三月,日本连续遭受三次打击,一次比一次严重:首先是近海地区发生9级大地震,之后是席卷东北部的海啸,最后是长达一周的核危机,福岛第一核电站差点遭受灭顶之灾。现在来看,即便当时东京避免了一场灾难,福岛事故也是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发生的一次最严重核危机。这次事故迅速在欧洲和日本点燃反核运动的燎原之火。

·6.巴勒斯坦入联
美国乞求、哄骗甚至威胁巴勒斯坦当局不要向联大提交入联申请。但是巴勒斯坦领导人,似乎已经与以色列长年累月、又毫无成果的谈判失去耐心,正式申请入联。虽然联合国大会可以承认巴勒斯坦成为观察员国,但联合国安理会同时也被要求承认巴勒斯坦是一个国家,而美国明确表示要投否决票。这次争取入联表明巴勒斯坦人对与以色列继续谈判失去信心,并且认为谈判后的解决方案也只会对以色列有利。

·7.象牙海岸的战争
在外部力量干预利比亚之前,利比亚并不引人注意,但是他在帮助结束科特迪瓦冲突上的作用非常关键。科特迪瓦曾经是一个非常繁荣的西非国家,但是在其前总统巴博输掉选举并拒绝交权后,科特迪瓦发生了第二次内战。当这个国家因宗教派系分裂时(巴博,南部基督教;他的当选对手,北部穆斯林),巴博的部队开始屠杀平民,联合国还有法国对其实施了制裁,派遣了维和部队。在外部力量干预下,巴博的部队迅速溃败。他被迫下台,并将面临国际刑事法庭的起诉。

·8.美巴关系趋冷
美国和巴基斯坦两国关系于上世纪70年代末进入蜜月期,两国曾为阿富汗境内反抗苏联入侵的圣战者组织提供过帮助。苏联1988年从阿富汗撤出,1991年解体,但是传统的美国-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动态关系仍然存在。但是随着美国派遣无人机和特种部队打击以巴基斯坦为大本营的恐怖主义武装,随着美国越来越多地关注巴基斯坦安保薄弱的核武器等原因,美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逐渐恶化。虽然美巴目前的对抗仍主要通过愤怒的言辞来体现,但是这样的和平局面还能维持多久,谁也不知道。

·9.印度反腐败运动
几十年前,为了从英国殖民者手里解放印度,甘地领导了举世瞩目的和平民主运动。如今,为了从内部拯救印度,一个更谦卑的人(虽然性格不谦卑,他自比甘地)在试图领导第二次民众运动。哈扎尔领导了一系列公众集会,呼吁对印度的最严重问题——腐败——采取行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与第二大民主国家美国不同)正日益被权势阶层操纵,上千万的穷人被剥削。哈扎尔最经常使用的方法——绝食,虽然还没成功达到他的目标,但是它重新唤起了奠定现代印度基础的和平民主运动的力量。
·10.奥巴马-内塔尼亚胡事件余波未平
“你受够了他,但是我还得继续跟他打交道。” 萨科齐称呼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是个骗子,奥巴马总统如此向萨科齐总统抱怨,但是他们二位都不知道对话已被记者听到,并公之于众。以色列领导人和重要盟国领导人关系的恶化,很早以前就不再是秘密。五月份,共和党领导人在美国国会的一次演讲中公开批评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期间,共和党日益表明他们和内塔尼亚胡是一条心,把自己描述为奥巴马的对手。
以色列领导人可能会发现,在共和党统治时期,以色列会得到美国更多的支持。但是他卷入美国国内政治的举动,已经使得奥巴马和他自己在严峻的美以关系里失去回旋余地。
摘自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