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场上的听觉盛宴:7.2万首歌曲为比赛配乐

2008-08-18 09:12     来源:新华网     编辑:董洁
  周杰伦的《牛仔很忙》、周华健的《刀剑笑》、还有孙燕姿的《第一天》,听到这些歌曲,你一定以为记者是泡在哪家咖啡馆吧。你想错了!在本届奥运会的竞技场上,除了能欣赏到世界顶级运动员的精彩比赛之外,还能享受一场听觉上的盛宴——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重选手成功举起杠铃时,场内立刻响起著名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的片尾曲。充满动感的音乐带动了观众,大家一起有节奏地鼓起掌来,场内气氛欢快而热烈;而在国家体育馆的体操比赛进行过程中,始终伴有一曲温柔的背景音乐,令人充分享受到体操运动所带来的美感。

    这些现场效果的实现,来自于体育展示,即通过现场的解说员、大屏幕、计分屏和各类表演,将赛场包装成类似于舞台的表现形式。而音乐,作为体育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北京奥运会赛场里的独特亮点。

    记者在国家体育馆场馆团队的电脑上看到了为奥运会所有项目准备的歌库,里面共有7.2万多首歌曲,被划分为不同风格的几类,包括“各国民族音乐”、“流行歌曲”、“激烈的音乐”等等。

    据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的体育展示及颁奖音乐总监蒋虎介绍说,他们根据38个项目的不同特点为其量身定做了30多个歌库,这里面除了奥运歌曲之外,都是专业工作人员从全世界搜集来的各种曲目。

    为体育比赛配乐是项非常有讲究的活儿,为此,组织者特意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5所高校招了500多名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两年多的培训,再分配到各个场馆,从事配乐工作。“我们的配乐非常精细,比如皮划艇,激流回旋与静水对音乐的要求就不同,前者因为有水声,环境更嘈杂,就需要更加强烈的音乐。而棒垒球比赛,好球与坏球的音乐有不同,本垒打也有它自己的音乐,就连田径比赛中撞线和投掷的一瞬,我们也为其制作了专门的音乐。”蒋虎如是说。

    不过,蒋虎告诉记者,有的比赛根据项目的特殊要求,不能有过多的音乐,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比赛“听”上去都是那么动人欢快的。

    “在筹备北京奥运会之前,国内在体育展示这一领域几乎是一片空白。我们这次的体育展示工作尤其是配乐这一块,可以说超过了历届奥运会。而由此培养的人才,我相信也将带动中国今后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也算是奥运的遗产吧。”他最后表示。(钱炜)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