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村内中国元素多 明代“村长院”受青睐

2008-08-15 22:57     来源:中国台湾网     编辑:齐晓靖

  中国台湾网8月15日北京消息 历届奥运村都充满举办国民族特色,北京奥运村也不例外。在今天下午BIMC举行的奥运村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奥运村新闻发言人邓亚萍就表示:北京奥运村凸显了独特的中国元素,并为各国运动员所喜爱。

  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及奥运村内中国元素的情况、以及世界各地运动员对中国元素乃至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评价时,邓亚萍作上述表示。

  邓亚萍介绍,根据国际奥委会所提出的要求,北京奥运村各项硬件设施建设完全依照技术手册施工建造,也不乏典型的中国元素。“值得一提的是村长院,是非常古老的建筑,始建于明代,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是一座龙王庙。”邓亚萍说,在兴建奥运村时,对它予以了保留和修缮,并在它的基础和风格之上继续扩大。目前是村长办公和接待外宾、重要贵宾的场所。

  “这座建筑格局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式,非常受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们的喜爱。”邓亚萍说,因为该区域是开放的,所以经常能看到运动员和教练员到这里参观,可以看出,大家对中国典型的建筑是非常喜爱的。

  针对奥运结束后奥运村转为民用以及奥运期间有无对普通民众开放计划时,邓亚萍表示,残奥会结束之前,奥运村暂不对公众开放,而奥运村转场成为残奥村也不过只有26个小时,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向公众开放。

  “但我相信9月20日奥运会、残奥会全部结束以后,奥运村的房子作为商品房,会回归到百姓手中,而到那时,奥运村的区域也自然将成为面向公众的开放空间。” 邓亚萍说,目前可以肯定的是,9月20日之前是不开放的。(记者钟宝华 北京报道)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