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操两小将:赛场上的成功源于平时更多的付出和训练

2008-08-20 22:48     来源:新华网综合     编辑:杨笑

 

“高低杠公主”何可欣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林慧 摄)

“吊环王”陈一冰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新华网消息(陈涛)8月18日,北京奥运会女子体操高低杠决赛、男子吊环决赛在国家体育馆进行。

    16岁的北京女孩何可欣以一套最高难度的高低杠表演征服了评委,以和全能冠军柳金相同的得分,更高的有效分捍卫了自己的“高低杠公主”称号。而24岁的天津小伙陈一冰,也以16.600的全场最高分,勇夺奥运会吊环冠军,成为继董震之后的新生代“吊环王”。

    两位既获个人金牌,同时也获得团体金牌的王子、公主,当天赛后的晚上就来到了腾讯网访谈间,和网友共同分享夺金的喜悦,讲述自己训练比赛的精彩故事。

陈一冰、何可欣做客访谈

    同病相怜:两位冠军资格赛时都出现了失误

    主持人:在他们俩身上,我觉得还有一点相似,就是他们在资格赛的时候,你(何可欣)不小心掉下了高低杠。你(陈一冰)是在个人全能的时候,也是放弃的最后的比赛项目,是不是这样子?

    陈一冰:对。

    主持人:当时为什么放弃。

    陈一冰:如果再往下做的话,有可能手腕儿会疼得更厉害,会有影响。

    主持人:是你自己觉得的?

    陈一冰:我跳完以后,本来想接着往下做,然后队里让我停止,不要再做了。

    主持人:现在成功了,一切的荣誉和喜悦都归功于你们。

    主持人:可欣是怎么克服的,尤其是在第一轮资格赛的时候,最后很难参加决赛了,你是怎么克服当时的失误的?本身你应该是志在必得的对吧?

    何可欣:这么多比赛下来也没有失败过一场,自己信心也挺足的。那天可能是一个意外,自己也没有想到,那个动作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很意外,让自己都没有想象到。

    主持人:前两天你们的师姐刘璇来这里作客,她在博客里面写过看你从高低杠掉下来的时候她哭了。

    何可欣:我下来的时候也哭了,因为我怕失败了,进不了决赛。那天比完以后,自己回去就想,这一段调整,有失败总有成功,有成功总有失败,失败就当交个学费了。

    主持人:你这个学费觉得交得值得吗?

    何可欣:值得。其实我当时也没有想太多,因为这块牌给不给我,我都不是特别在乎,因为我觉得主要是能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给观众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就可以了。

    主持人:心态很好啊。

 

陈一冰在访谈中

    赛场上的成功源于平时更多的付出和更大程度的训练

    主持人:肖钦和邹凯昨天来作客,我问邹凯,觉得自己是黑马吗,肖钦就在旁边说“是很黑的黑马”。是不是因为04年失利了,对你们这一代人承载的责任就更多了?

    陈一冰:04年失利的时候并不是没有实力去夺金,是有实力没有比好,所以憋着这种气会更难受一些,如果没有实力也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我们有实力。

    主持人:这四年怎么过来的?

    陈一冰:我们馆里贴了一墙的报道,全都是负面的,我们每天进馆都会看一遍。

    主持人:时刻激励,像鲁迅当年迟到了后,就在桌上刻一个“早”,现在你们就把负面报道贴一面墙,时时的激励自己?

    陈一冰:对。

    主持人:现在男子一块金牌都没有落到别人手里,这四年你们是怎么过来的?

    陈一冰:我敢说,我们是现在所有体操队里面运动量最大的,而且不但是最大的,还是超过他们上倍的。吊环决赛8个人里面,我所练的吊环套数肯定比欧洲人多出很多倍,所以我一开始没有特别紧张,我相信我自己训练的基础。

    主持人:在赛场上的成功是源于平时要多于比赛更多的付出,更大程度的训练。

    陈一冰:有的时候比赛压力特别大的时候,脑子有的时候是空白的,都是下意识的。

    主持人:我觉得平时练得多了,到了那,我应该做的就是那个。

    陈一冰:自己就会条件反射。

    主持人:我记得有冠军跟我说过,我下意识的做这个动作之前,马上就想到了会很完美的完成这个动作。你会不会有这个想法?

    陈一冰:就像我落地之前的这个动作做出来以后,我就知道自己肯定能站稳,这个这跟平时下法练得多有关系。

    主持人:平时有上心理课吗?

    陈一冰:有。

    主持人:就像你刚才说的,闭起来眼睛,想象一下,感觉怎么样,心理课有用吗?

    陈一冰:很有用,这样可以减少你的体力,让你的脑子里在训练,我觉得心理是非常科学,也是非常管用的。

何可欣在访谈中

    主持人:可欣平时有没有感觉到大的压力,怎么解压的?

    何可欣:我刚开始来的时候就想每天想着站在领奖台上,每天睡不着觉,现在这几天就好了,就克制自己不去想那么多,尽量想一些开心的事情,老想那么多确实压力太大了。老是觉得第一次参加大赛,怕自己比不好,其实到后面也没想那么多了,就是放开去比吧,也不用想那么多结果,反正失败或成功了就是去锻炼了。

    主持人:经历就可以了。从08年开始你够年龄参加大赛的时候,你的高低杠的水平是每一次的得分都比一次高,你觉得这个是有大赛经验了,还是平时练得更加刻苦了?

    何可欣:我觉得都有吧,现在训练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因为现在拉套基本天天都做,有的时候队里集体抓拉套的数量都比较多。

    主持人:教练对你们严吗,平时怎么激励你们?

    何可欣:他们严也是激励我们,想让你练得更好,有时候进体操房的时候,心情没有那么高兴,会低落一点,他们有时候会说两句,提醒我们,让我们调动起来,兴奋一点。

    两位冠军现在都有各自薄弱的项目 正努力向全能发展

    主持人:体操运动员中像陈一冰,所有的男子项目都应该没问题,可能吊环是你的最强项,但是其他几个项目还是可以去完成的。

    陈一冰:但是现在的规则不封顶,所以你看到单项决赛中,比如自由操比较强的人,他得A分比我得A分高很多,这就是现在的规则特性。我是可以完成6项,但是有些项目就比较薄弱。

    主持人:何可欣有薄弱的地方吗,据说你不会平衡木。

    何可欣:其实我原来会平衡木,自从脚疼了之后,就不练这个项目了,主要是练跳马为主。

    主持人:以后还会不会练这个项目?

    何可欣:会。

    主持人:想向个人全能发展啊。

    透露各自在队里的私生活情景以及关系最好的队友

    主持人:在队里面和哪一个队友的关系最好?

    何可欣:邓琳琳。

    主持人:她也来这里作客过,透露一下她有什么秘密?

    何可欣:她很可爱。

    主持人:邓琳琳有什么喜好?

    何可欣:我们不是一个组的,有时候在训练课上才能见面,一般都是各在各的房间。

    主持人:你们平时都聊些什么,有没有吵过嘴?

    何可欣:没有,她有时候说话比较幽默。

    主持人:举个例子,是不是经常给你讲一些笑话?

    何可欣:就是我们大家在聊天,她会突然蹦出来一句话,让人家觉得很搞笑。

    主持人:比如蹦出来什么呢?

    何可欣:太多了。

    主持人:女孩在那种环境里更容易沟通,但是男孩在体操队的生活会不会比较单调,你们会不会有说有笑,业余生活做点什么?

    陈一冰:我们在训练场上说笑多一点,大家互相鼓励,在比较累的时候,大家都是开开玩笑,在场上比较多,但是回到房间,像杨威他们岁数大的,可能治疗的时间要比我们长一些。

    主持人:平时你跟队里谁接触得多?

    陈一冰:我跟肖钦关系最好。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