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人家北京与世界零距离 最温馨的游客之家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北京奥运会期间,598户“奥运人家”成了人气最旺的地方。这些“奥运人家”或邻近奥运会场馆,或邻近文化古迹、特色街道和胡同,还有不少是北京的四合院。通过这些普通的中国百姓家庭,外国友人可以零距离感受到中国的文化和东道主的热情。
最出名的老北京四合院
什刹海附近的老北京胡同一直保存得比较完整,因此也成为“老北京胡同游”的必游之地。在这一大片胡同里,只有三家幸运的成为了“奥运人家”,真可谓“百里挑一”。而门牌号为大金丝胡同12号的荆家小院眼下的名气最大。
说它名气大,主要是因为它开张早。从2003年起就开始接待外国游客,成为互联网上小有名气的去处。不过,真正让它名声大躁的还是上个月当选“奥运人家”后。从七月底开始,每天慕名前来采访的国内外记者不断。用男主人荆继昌的话说就是:“我一天得当好几次新闻发言人,好在这两天消停了点,要不然我真要改行了。”
荆家小院很好找。走过前海银锭桥后往北,入胡同深处,三个拐弯之后,一扇红色木制门脸隐现在青砖灰瓦中,这就是荆继昌一家所在的大金丝胡同12号院。这里离北京什刹海体校不过200米。走过体校门口时,一个“热烈祝贺我校学员何可欣奥运夺金”的横幅十分醒目。
12号院的门口并没有看到特别的奥运标志。乍一看上去,荆家小院与周围的四合院没有太大分别——深红色的木头门,门楣上有两个门当,大门的墀头上有祈福的砖雕作为装饰,下方则是明代的报鼓型门礅。惟一不同的是,在木门的里面,有一道紧闭的银白色防盗门,抢走了不少古色古香的风光。
最好的展示传统文化的窗口
按响门铃,主人荆继昌将记者让进门口。这时,记者才注意到,正对着门口的是一面雕着仙鹤和浮云的影壁墙。从影壁墙前左转,还有一道拱形的二道门,过了这二道门才算是“正式”进入荆家的四合院。
四合院里绿树成荫,有各种颜色的植物都葱葱茏茏,很有些农家的田园风光,院中间两棵小巧的石榴树长得非常茂盛。院落中间是木质桌椅,西面、南面和顶棚都是落地玻璃,四周种了花草,养了金鱼,装饰了太湖石、红灯笼。中央的石榴树上挂着一只硕大的鸟笼,文鸟、画眉在其中跳跃吱叫,十足的京味就连中国人自己也看着新鲜,更不谈外国游客了。
听到记者的感叹,荆继昌得意的说:“那是,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咱这四合院开始再合适不过了。”接着他打开了话匣子:“这四合院的结构暗合中国的五行八卦之说。四面有房,代表着春夏秋冬四季相合,院中为土,象征着天地之合。院子不能只住人,否则化成文字就是‘囚’;也不能只种树,那代表着‘困’,所以必须养花鸟鱼虫,保持灵气。”他用手指着院中说:“这紫丁香寓意‘紫气东来’,葫芦表示‘有福有禄’,太湖石和金鱼则寓意‘时来运转’和‘金玉满缸’。这里学问大了。”
听荆继昌说得热闹,记者忍不住问:“这些外国人听得懂吗?你怎么告诉他们呢?”荆继昌哈哈一笑说:“没问题。为这个,我还专门编了一套英文的解说词。”
荆继晶介绍说,为了更好的接待好外宾,他和老伴已经苦练了两年的英语。“就是有的单词记不住发音,我只好用汉字和拼音把它标出来。所以,我的英语说得跟中文似的。不过,现在和老外交流基本不成问题。”
最温馨的游客之家
荆家小院面积约300平米,一共有9间半房。奥运期间,有四间房被改做为客房,每间大约在12平米。每间房一天收费400元人民币。“价格都是旅游局定的,咱也不光为挣钱。”荆继昌说得不假。因为在这片胡同里,不少人家都把四合院翻修后开辟成了游览景点。游人进来参观可以,一人20块,不还价。而在成为奥运人家后,老荆在门口挂出了“谢绝参观”的牌子,光这每天就少了一大笔进项。“主要还是为了客人的安全。咱这儿还从没丢过东西。人来多了怕照应不过来不是?”
老荆的四间房都住进了人。他介绍说有瑞士的,还有中国台湾的。不过他们一大早就出去了,房门都锁上了。荆继昌介绍说:“考虑到外国客人一般身材高大,我们把家里原来的床都换掉,买了两张加大的床;同时为了照顾客人起居的私密性,旁边的卫生间也进行了改造。”
除了提供住宿,老荆还为客人们准备了早餐,包括烤面包、茉莉花茶、果酱、摊鸡蛋、哈密瓜等。有的客人不会用筷子,他们还准备了刀叉。老荆说:“客人们白天都要出去,所以午餐和晚饭一般都在外面吃。但有时我们也会包点饺子给他们吃。”
此外,老荆还给客人提供北京什刹海周边的最佳游览路线图,步行从银锭桥沿着前海北沿到荷花市场,打车直接到天安门广场,游览完广场后通过过街通道前往故宫……这些都让客人像在自己家一样方便。
准备告别了,记者问老荆,奥运会给他家带来了什么?“奥运会给我家带来了热闹的氛围。“老荆说,“我很爱我的家,希望借北京办奥运的机会,能够给外国朋友展示最真实的北京人家的生活。”
链接:“奥运人家”
“奥运人家”是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用家庭自有房屋、设备为奥运会观众和旅游客人提供住宿接待与服务,并取得北京“奥运人家”标志的北京地区家庭。
“奥运人家”由北京市旅游局组织招募,从107个街道社区的1118户家庭中选定了598户“奥运人家”。“奥运人家”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不仅对宾客住宿的房间采光、通风、装修等家居的硬件设施有要求,还有语言等方面的软件要求,即每户“奥运人家”必须有一人能用外语熟练与客人交流。